宋代 :何绛
迂回入林莽,登我故人堂。虽云离别久,两心同一方。
石琴弹无弦,知音何用伤。蓬头王霸子,左右执壶觞。
觞至不复辞,飘然入醉乡。殊矣世间人,丝丝较短长。
赠李少君 其一
香车曾记入门时,萼绿梅花始上枝。薄发千条初覆额,为郎搦管写乌丝。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古歌 其四
奈何湿遍襟,愁中不自悟。本是涕泗流,却怪夜间雾。
哭黄同五
寒风淅淅素帷开,生死交情心重催。二老白头犹反服,三孤黄口歉成哀。
哺乌尚歉生前愿,鵩鸟何期岁尽来。知汝夜台悲痛绝,且含红泪奠三杯。
留别超上人
石路沿溪杂鸟群,枫林过尽岭头分。三秋有客来红叶,一夕同师从白云。
山果暗从霜里落,兽香静向月中焚。无端又下严城去,清梵疏钟渐不闻。
半帆
江流分别涧,日听水潺潺。片席如来去,诸僧任往还。
好风吹不尽,皓月照常閒。毕竟归何处,茫茫天地间。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今夕是何夕,亲知自此回。人吟青雀舫,浪过白鹅来。
渐渐吐山月,纷纷落酒杯。东风犹与便,正好晓帆开。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百里灵洲水拍天,小金一点望如船。纸窗竹屋清阴下,中有高僧最少年。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万树苍松下,一筵萧寺边。晚风吹不断,离思满青天。
鲁酒勿云薄,醇醪有众贤。明朝挂帆去,独诵宠行篇。
古歌 其一
自郎千里去,终日愁杀我。夜燃红蜡烛,泪血暗中堕。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楚国轻阴雨欲稀,岁朝高倚鹤楼扉。城边巴水为西郭,席处江云上布衣。
春酒畏寒知渐老,旅人频叹念将归。怜君别后重过此,空有杨花旦暮飞。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衲衣千片把苍藤,苦行中脩最上乘。血汗任劳三十载,朝昏常饭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静,境到仇雠绝爱憎。閒日每于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层层。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榆树今朝见,秋风满海涯。故人贤太史,倚棹入京华。
江上一杯酒,盘中七月瓜。离筵殊朴略,谅我是田家。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朝罢金门载笔回,碧帘风静玉堂开。花砖草绿垂书带,词赋谁知太史才。
粤台新柳 其五
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世代去如驶,昨日又今日。昂昂七尺躯,知非不化物。
车马狭道旁,功名终不实。二氏良玄幻,君亲两相失。
先师有遗训,勉之可入室。徒然事糟粕,无乃太粗率。
东邻氏诞子,美哉圣贤质。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故国山头水拍天,孤舟同梦过滩边。远书阻绝成三载,往事追维曾几年。
落魄自应甘裤下,危言安敢向人前。旧游一一东西隔,此日相逢倍黯然。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胡云仲归豫章
寿黄母郭太君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粤台新柳 其四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送吴虎泉计偕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西湖后曲 其十
粤台新柳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挽杨烈妇二章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寿广慧上人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葛帐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寄张超然 其二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珠崖杂咏 其五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虎丘中秋 其七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尺木桥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送魏之秦 其二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石浪园 其二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访胡星卿 其二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送魏之秦 其三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寄容廷恂 其一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西畴春望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三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赠美中侍者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寄黄海汤玄翼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寄容廷恂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