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白石粲南山,赪鲤丽沧浪。单衣裁及骭,缊缕远从商。
夜中起饭牛,任车自所将。爝火辟列星,上客烂生光。
疾歌一不闻,何谓伯与王。
送右史之京 其二
曾游上国和阳春,华发重来一曲新。身自楚臣谁不识,兰台宾客更无人。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企喻歌 其二
放马大泽中,马饱勿复驱。宁断壮士肉,不断骏马刍。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高言生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题潘廷尉留馀堂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诏遣词臣集汉都,明年羽猎大誇胡。共怜执戟人犹在,莫问长杨赋有无。
答寄殿卿
平台春兴日堪乘,公子相邀赛信陵。那得更逢寒食下,高斋独供伏牛僧。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山中无供养,时复饭胡麻。不是桃源水,何人漱落花。
寄吴明卿 其六
楚娃双侍玉为颜,劝酒能歌雉子斑。醉杀休论官不调,古来迁客几人还。
长歌行 其三
累累城上星,河汉流清光。耿耿不能寐,寤言起彷徨。
彷徨立中庭,辽辽夜未央。白云涂我衣,北风吹我裳。
还坐顾四壁,兰灯一何明。缄书寄远道,涕泣下纵横。
倦鸟无故林,游子无故乡。驱车出门去,徒侣相扶将。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十载风流侍从臣,归来依旧帝城春。金华殿里谈经客,半是同时献赋人。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咏古 其一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
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
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火齐春镫七采装,谁投明月向梁王。也知照乘珠犹在,不是先容不敢张。
咏古 其四
白云出山陵,乃在天一方。东土在已洽,徂西聊倘佯。
虎豹自为群,乌鹊列成行。惟帝立嘉命,诸夏发其祥。
愿言顾见女,中心以翱翔。刊石树弇兹,千载遥相望。
赠子与
握手论文者,春来限各天。即今行乐处,不似旧游年。
神物风尘里,时名我辈前。岂令徐孺榻,白日此长悬。
过严陵
严陵物色动新年,解缆春回七里船。绣岭更宜残雪映,钓台高并客星悬。
滩声乍合三江壮,山势遥临百越偏。此日青阳瞻帝座,羊裘深愧昔人贤。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汉家词客满金门,谁解凌云感至尊。一出子虚名便起,长卿无日不承恩。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铙歌 其一 朱鹭
王明君吟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
赠张子含茂才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咏古 其十六
李柱史蜀扇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天马引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乌夜啼 其二
罗敷曲
答赠沈孟学 其二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四时子夜歌 其四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寄顺甫
黄督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荅谢生盘山诗
上朱大司空 其一
三洲歌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十
杂兴 其七
咏古 其三
和殿卿咏梅篇
送右史之京 其三
别元美 其一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酬皇甫虞部
郡斋送张肖甫 其二
乌栖曲 其四
重寄元美 其一
挽王中丞 其三
广阳山道中
山斋牡丹 其二
初春 其三
杂兴 其九
送右史之京 其六
醉示元美
石城曲 其三
捉搦歌 其四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长歌行 其二
秋日 其二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五凤曲
哭公实 其五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三 代曹子建
录别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