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丈夫志万里,慷慨事四方。我后振威灵,六军乃激扬。
分旗建东岳,耀武临江湘。鸣镝控流飙,利剑捷秋霜。
长驱下淮泗,人马自生光。戈矛何参差,方舟正纵横。
何言为国雠,一举披旧疆。解徒旆言入,歌舞旋许昌。
离宫大飨士,劳赐以次行。君子念在御,赋诗垂华芳。
再答元美 其二
采苓首阳巅,青蝇止于棘。结发奉欢宴,柏舟矢靡慝。
上堂理琴瑟,上堂视蚕织。眤若形与影,在远复相忆。
岂不防未然,萋菲成罔极。爱深生百忧,弃捐衢路侧。
贱妾抱区区,中道蒙察识。琴瑟听其真,蚕织五文色。
非君胶漆心,群小志亦得。
寄元美 其三
渔阳春欲尽,汉使未堪愁。边郡多豪侠,风尘一壮游。
浮云寒大漠,白日澹幽州。莫更观辽海,萧条正北流。
襄阳蹋铜蹄 其四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乌夜啼 其一
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相逢杯酒蓟门关,腰下并刀明月环。开匣赠君当落日,能令秋色满燕山。
病中赠殿卿 其一
夜来殊不病,那得似维摩。玄度谈名理,支公奈尔何。
送许史得弟字
秋风一萧条,白云自相缀。翩翩尔曳裾,惨惨吾分袂。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卫。平台壮登眺,邹枚俨兄弟。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词赋有知遇,王门即恩惠。
再别子与 其三
蓟门山色雨中开,三月渔阳春水来。愁杀故人看锦字,白云秋树满燕台。
九日示殿卿
林头浊酒浸黄花,门外萧萧五柳斜。此日登楼人尽醉,谁知秋色在陶家。
冬日 其一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
求志园
吴门有奇士,二弟偕好修。鞍马照红颜,往来长者游。
带剑何良绮,垂缨亦绸缪。岂不揽豪贤,我志非所求。
驾言旋北郭,灌园依一丘。白云荡虚壑,馀映翻寒流。
置酒临高台,邈焉怀其俦。鸿鹄既云举,千里常悠悠。
清风动帷幕,皎月光沉浮。读书见古人,鸣琴调逾幽。
无取广川观,昔在汉阴叟。天子御飞轩,龙蠖时乃瘳。
回首望中原,壮心未可收。
建安体 其三
河汉悬清光,三五正参差。西北起浮云,霏霏风入帷。
白发一何早,隐约当待谁。快独饮美酒,登台临华池。
赵女荡奇舞,秦筝繁且悲。忧来亦有方,安得常相随。
懊侬歌 其三
夙昔幽闺性,冶游持自惑。旦夕三千里,不复作颜色。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眄眄织女星,当机理纨素。牵牛能几许,常为投杼误。
纨素欲遗谁,终日西北顾。负轭复何时,轩车岁云暮。
揽衣即河汉,踯躅不得度。
莫愁乐 其一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挽王中丞 其六
莫道江南梦里遥,白杨明日便萧萧。门人尽爱伤春句,不拟招魂与大招。
咏古 其二
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我往尾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蹛林歌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录别 其二
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良时不努力,贱躯欲何为。
晨风野萧条,浮云西北驰。河梁临往路,远望令人悲。
游子自有怀,悠悠当告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东门行 其二
琅琊王歌 其六
古意寄德甫 其二
白纻舞歌 其三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捉搦歌 其四
寄题离薋园 其二
铙歌 其五 翁离
毛封君
寄怀子与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别元美 其二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送子与 其五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紫骝马歌 其四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襄阳蹋铜蹄 其一
明下童曲 其二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秋日 其二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二
灌甫东陂宴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杨山人 其二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阁夜示茂秦 其一
寄许殿卿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三
陇上歌
作蚕丝 其二
明下童曲 其一
寄吴明卿 其三
铙歌 其一 朱鹭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送王侍御按贵阳
重送许永宁 其二
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企喻歌 其二
萧萧篇哭孙 其一
寄吴明卿 其十
铙歌 其十七 远如期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宿林泉观
汝宁徐使君 其四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重寄伯承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六 代徐伟长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大阅兵海上 其三
山中简许郭 其二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