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汝宁徐使君 其四

汝宁徐使君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郡斋同元美赋得遗字

明代 李攀龙

城上西山黯黯,斋中秋草离离。风尘微禄相误,疏拙除书自遗。

落日故人对酒,白云仙吏裁诗。萧条回首何处,徙倚论心此时。

感逝示克懋

明代 李攀龙

春风吹动故人情,昨夜山阳玉笛声。若使红颜偏绂冕,谁将白发老诸生。

皇太子册立入贺

明代 李攀龙

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

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烟霞岭

明代 李攀龙

烟霞不隔洞天遥,佛影千岩散寂寥。绝壁倒衔沧海照,一峰高映赤城标。

白云家在时堪驻,紫气山深夜自朝。莫被藤萝迷出入,相逢终日少渔樵。

杨山人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吴门市卒能逃名,长安贵人非其情。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为农亦足老,少年何用随诸生。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明代 李攀龙

圣主新恩北极开,侍臣衔命出燕台。三齐茅土星潢近,二国松楸雨露回。

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俱言海岳游偏壮,为有王褒作颂才。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青鸟翩翩锦字通,玉箫秋冷玉函宫。情知洞里如花女,共指风流许侍中。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拂衣行答元美

明代 李攀龙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捉搦歌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东家女儿大狡狯,屋里烧香出墙外。供养世尊作佛会,愿得百媚无菑害。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录别 其十二

明代 李攀龙

颜色无常好,春华一以零。悲风蔽地来,四顾何冥冥。

寤言怀往路,揽衣从此兴。杀气拳毛发,涕泣断为冰。

仰视河汉星,离如水中萍。景光不恋人,游子岂遑宁。

夜依牛羊宿,日驱驽马行。努力及明时,安能爱其情。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落日衔杯蓟北秋,片心堪赠有吴钩。青山明月长相忆,白草寒云迥自愁。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使君千骑自东方,回首春云五凤凰。此日主恩曾不浅,还容长孺卧淮阳。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明代 李攀龙

令子清标领太常,持衡东省旧为郎。才因藻镜知秋水,胎本明珠产夜光。

天上旌旂悬日月,人间竹帛映冰霜。虽然燕赵多奇士,已让高风在北堂。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使君漕挽山东回,天子全齐外回开。海王至今馀伯气,大风千古见雄才。

鱼梁忽落双江水,白石遥分万里台。更广绝交成妙论,可无人识孝标来。

上朱大司空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重华冀北再开天,益佐山林涉大川。四岳受成方贡日,三边仰给县官年。

黄金不及堤形壮,白马长随练影悬。转自流言能悟主,老臣知遇两朝偏。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明代 李攀龙

高城苦多阴,秋日殊复悲。边声日暮起,但见浮云飞。

霜气劲且繁,河汉寒无晖。三星何踯躅,皎月正徘徊。

流飙西北至,征马鸣相依。自知从君乐,谁能常不归。

送靳颍州子鲁

明代 李攀龙

华阳馆前桑叶飞,荆轲台上送将归。为言击筑悲歌者,当时酒人今是非。

太守褰帷蓟北来,燕山忽断楚天开。郡中晓月雩娄出,雾里秋涛桐柏回。

黄金玺书发明光,东走颍州西豫章。君家兄弟二千石,承恩不数尚书郎。

朱轓双出领专城,五马踟蹰五马行。汉主乘春徵计吏,小冯何让大冯名。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