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萧萧篇哭孙 其一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山中无供养,时复饭胡麻。不是桃源水,何人漱落花。
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前溪歌 其六
谁能采黄葛,逍遥独桑头。黄葛断还生,春风不可留。
烂漫使侬愁。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柳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题申职方五岳图
谁将五拳石,错落余之堂。坐看素璧缠云雾,安得群峰挂屋梁。
更愁深林暝难入,岚影明灭侵衣裳。左眄欲生沧海日,右临少昊凝清霜。
扫练白沙走朔漠,回毫紫盖垂炎荒。须臾二室崚嶒出,杳然置我烟霞傍。
不闻吹笙控飞鹤,浮丘子晋俱冥茫。良工拓笔天为开,长风西逐层阴来。
中庭无人数移席,巅厓乍堕松杉摧。眼前突兀太古色,九州惨淡如浮埃。
宓牺神农未诞降,元气始判洪濛哉。大江浩浩黄河流,巨野相望悬莫秋。
异代犹探秦汉策,真形或结金银楼。凭轩忽惊去千里,青鞋竹杖胡在此。
复疑窈窕迷归路,何当税驾聊徙倚。捲帘逾添空翠寒,张镫更爱夕阳紫。
邢襄小吏困时名,知君雅意怜泥滓。
瑶池谣
白云在山,亦洽而野。予归三年,将顾见女。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一瓢春酒望青天,谁识箕山武仲贤。我亦颍阳饮牛客,犹堪击壤共尧年。
九日示殿卿
林头浊酒浸黄花,门外萧萧五柳斜。此日登楼人尽醉,谁知秋色在陶家。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一
春风跃马出长安,送别江南路渺漫。共说丰城龙剑气,到时还向狱中看。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一
青海长云万里秋,琵琶一曲泪先流。六宫多少良家子,不到沙场不解愁。
重别魏使君 其二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汝宁徐使君 其七
高盖崚嶒驾楚云,骖驔五马五花文。汉庭此日推经术,可是寻常作使君。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十载风流侍从臣,归来依旧帝城春。金华殿里谈经客,半是同时献赋人。
寄怀元美
塞北江南万里长,各天兄弟正相望。谁将匹练吴门色,哭作燕山五月霜。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春风解郡豫章还,已报徵车起汉关。尽怪双龙高紫气,何妨五马照朱颜。
门人榻自南州下,座客樽应北海闲。似是朝廷知借寇,先开书箧慰中山。
咏古 其七
菀彼中林乌,拚飞不集枯。齿牙一为猾,公子良见图。
矫矫上天龙,雾雨既已敷。子推独耆乾,草莽空号呼。
悬书下宫门,绵山聊与娱。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夜投东林寺,北风雪大作。扪虱对山僧,衲衣不堪着。
高阳乐人歌 其一
欲知马上儿,但复看儿马。结束殊轻薄,不在汉儿下。
懊侬歌 其一
五丝合欢被,还得五丝缝。侬为懊恼曲,还持懊恼侬。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酬右史题扇见赠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寄慰元美 其二
送元美 其二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求志园
咏古 其十三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二
前溪歌 其五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石城曲 其三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送李明府入奏
重送许永宁 其二
长相思·秋风清
灌甫东陂宴
琅琊王歌 其五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寄茂秦
寄刘子方斗酒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代香山寺老僧答
赠子与
铙歌 其十八 石流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
寄送方山人归歙州 其一
古意寄德甫 其三
送徐汝思 其一
和子与留别 其一
寄元美 其六
咏古 其一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杂兴 其十一
赵州道中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与三君登楼
拂衣行答元美
答寄殿卿见梦之作
烟霞岭
杨山人 其四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寄元美 其七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送靳颍州子鲁
四时子夜歌 其七
山斋牡丹 其三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汝宁徐使君 其五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关门雪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