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古 其十五

咏古 其十五

明代 李攀龙

薛公得冯驩,门下知者谁。十日居传舍,乃问客所为。

先生惟一剑,弹铗何其悲。授室缔高国,驱车出中逵。

主人意已厌,同列宁见推。田文既失位,倾身与持危。

片言悟齐主,复相名益垂。奇士多侮世,藏用匪可窥。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琅琊王歌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初寒八九月,银烛照高堂。端然坐不睡,看女织流黄。

汝宁徐使君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汝海清秋四望开,白云长在景夷台。已知千载无枚叔,谁爱风流汉署才。

乌栖曲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江南女儿蹋蹀歌,阳春窈窕出绮罗。黄金辔头紫骝马,长安少年事游冶。

重别魏使君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郡斋送张肖甫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送君何所有,城上太行山。落日堪相忆,浮云未可攀。

俱言张翰去,得御李膺还。莫自悲秋色,能摧壮士颜。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弱冠文章满帝城,偶因家难负平生。中原莫恨论交少,海内今无骠骑名。

皇太子册立入贺

明代 李攀龙

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

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寄元美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何悟淹为郡,风尘日以难。宦情疏自解,人事拙相看。

高枕西山色,清斋大麓寒。期君秋月满,从此挂吾冠。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六 代徐伟长

明代 李攀龙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明代 李攀龙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床头一卷大玄经,湖上千山闭户青。傥忆故园能载酒,贫家不让子云亭。

同元美赋得寒字

明代 李攀龙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明代 李攀龙

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冬日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

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窗中采莲舟,落日菱歌起。坐见浣沙人,红颜照秋水。

赋得边马有归心

明代 李攀龙

飞将驱天厩,乘秋踏大荒。三军呼骠骑,一战蹶名王。

急难才堪老,横行势可当。嘶声悲汉月,顾影净胡霜。

总辔阴山上,鸣镳瀚海旁。何如春草色,躞蹀向长杨。

荅寄余德甫

明代 李攀龙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台杯。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杂兴 其九

明代 李攀龙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观猎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