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累累后堂柰,落尽风雨枝。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苏幕遮·草
和中道雨树
哀国子黄助教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欲阴
鸲鹆知天风,鹁鸪知天雨。途路厌尘昏,车马烦泥沮。
阴仍老易觉,体质预辛楚。安坐与壮年,慎勿忘酒脯。
登乾明院碧藓亭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闻宣叔挺之围棋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赠京西陈郎中
再送正仲
咏苜蓿
青龙海上观潮
张太素之邠幕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朱桵
考试毕登铨楼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哭谢公仪学士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糟淮鲌
直宿广文舍下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送何遁山人归蜀
送罗职方知秀州
嘲江翁还接篱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永叔进道堂夜话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春日游龙门山寺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陌上二女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送杨辩青州司理
和韩子华桂花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赠张伯益
赠张处士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依韵和永叔见寄
汴之水三
逢牧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余令之会稽新昌
送黄生
咏秤
欲雪复晴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送崔秀才 其一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鲁山山行
拟张九龄咏燕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谕乌
过鸣雁城
岸贫
暝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