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送魏之秦 其二
燕地多悲风,雨雪密如织。相逢五日夕,言语无休息。
嬿婉互相慰,中多忧与戚。我寒与我衣,我饥与我食。
志岂在温饱,感君心所识。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去去山程复水程,离魂消尽子规声。布帆虽趁南风稳,恨不同君咏月明。
寄张超然 其二
溪涧冰来懒灌园,残编读罢闭柴门。文章盖世曾推仰,却喜南人得殿元。
寄陶握山 其一
百峰山下石塘清,草屋萧萧亦称情。只爱素心邻曲过,新将五柳种佗城。
感秋 其六
朝汉台成千载馀,苍苍松柏绕阶除。蛮夷长老知天命,陆贾南来一纸书。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珠崖杂咏 其六
海燕层崖结素房,安居未就饱人肠。覆巢小事君休讶,弱肉人间尽食强。
西湖后曲 其七
孤山山上吊孤忠,难听高秋半夜风。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众芳摇落西风里,霜叶如花斗艳时。遥忆故交明月夜,等闲吹笛拟桓伊。
赠箕公新筑草阁
缚竹编茅倚定山,柴门曾设不须关。老僧入定宵分后,空有江楼日往还。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自今歧路各西东,事与浮云失故踪。已觉逝川伤别念,更来清镜促愁容。
星霜渐见侵华发,火影应难到洞宫。最是不堪回首处,隔江吹篴月明中。
留别林君卫 其二
连宵风雨尚联床,乍听荒鸡便束装。他夜梦魂还到此,故人门巷最难忘。
广州元夜歌 其一
穗石春明古洞开,绛花千树布香街。绿舆来往穿花市,半揭珠帘露绣鞋。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客斋同此夕,寒雨欲三更。白发吾衰老,青年汝弟兄。
少孤能自立,早岁负才名。叹逝伤而父,终宵寐不成。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悲风吹地日无光,道是贤王旧战场。君子不留猿鹤在,萧萧白骨总闻香。
寄白山上人 其一
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海犀不远水,梁燕知春归。而我连枝树,万里各天涯。
寄书尚盈袖,努力尚有辞。一展不忍读,再展泪横滋。
惠阳竹枝辞 其三
此去广州三日水,此去罗浮日半山。算来亦是无多路,只要郎心乐往还。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登鼎湖山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都门访程周量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寄李素公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寄梁药亭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四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西畴春望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五
珠崖杂咏 其三
古歌 其四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七
寒树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子夜曲 其三
粤台新柳 其六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访胡星卿 其二
绘空轩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送圆和尚还丹霞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赠洞玄上人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一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惠阳竹枝辞 其四
过那乌
古歌 其三
寄寿李慧庵
粤台新柳 其五
小浮山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越裳道中
西湖后曲 其四
郊居 其二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古歌 其二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广州元夜歌 其六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