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真僧了无事,所得在安心。一衲浣常净,千峰坐最深。
石窗摇水月,竹户掩秋阴。独坐拈花去,无言何处寻。
粤台新柳 其一
雨雪纷纷冰满潭,越台新柳已毵毵。非因杜宇天津唤,天气如何亦自南。
自河头入山 其一
宵烟未散笋舆行,花落东风尚有声。茅屋隔松蒸秫火,光和残月到天明。
粤台新柳 其五
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听泽远弟弹琴
月色散庭阴,当风弹玉琴。清霜来五月,馀响出层岑。
古意幸犹在,今人岂所任。雁行虽有我,敢自托知音。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坡山渡口春草齐,番山谢豹山中啼。可怜一夜潇潇雨,犹向东风忆蜀西。
点头石
獦獠幡非动,生公石点头。一时捏怪者,流毒在千秋。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送魏之秦 其二
燕地多悲风,雨雪密如织。相逢五日夕,言语无休息。
嬿婉互相慰,中多忧与戚。我寒与我衣,我饥与我食。
志岂在温饱,感君心所识。
自河头入山 其三
几间山店石桥西,谷口风高酒幔低。鸡黍熟时行客到,当垆风俗但凭妻。
寄梁药亭 其二
村居闻复住芙蓉,终日吟诗对岸松。欲访草堂诵新句,水云遥隔一重重。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泰山无字碑
秦帝东封出奉符,天孙碑碣倚云孤。当年尚未经坑火,此日如何一字无。
集古诗附无题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葛帐
葛帐张兰室,佳人素手成。晚风云影乱,月色上床轻。
密极难藏梦,垂时无限情。十年幽恨事,展转不瞒卿。
古歌 其六
投藕绿池下,花开值晚烟。捲帘当户坐,望莲不见莲。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粤台新柳 其六
春花开遍叶初齐,十里阴中走马蹄。霸上棘门何足道,试将一箭射长堤。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
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去去山程复水程,离魂消尽子规声。布帆虽趁南风稳,恨不同君咏月明。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象山怀古 其二
访光公兰若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留别林君卫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拖板桥访胡星卿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感秋 其五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寄黄海汤玄翼
送吴虎泉计偕
西畴春望 其二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虎丘中秋 其六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西湖后曲 其四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老榕
石浪园 其二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圭峰白云词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赠海幢慧轮大师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经林德丛村居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十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六
寿月涛上人 其一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送离大师入石洞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寄张超然 其三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子夜曲 其一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寒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