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奇甸西看是十洲,仙人来往几时休。閒从石上观鱼井,鱼我相忘对白头。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月上空阶雪色寒,病夫无力欲行难。何时得共幽园里,细把禅心坐夜阑。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万树苍松下,一筵萧寺边。晚风吹不断,离思满青天。
鲁酒勿云薄,醇醪有众贤。明朝挂帆去,独诵宠行篇。
寄容廷恂 其二
欲泛扁舟访斐园,青山重叠带烟村。蒹葭秋水苍苍外,所谓伊人定倚门。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重游雷峰寺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知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涧上访徐昭法
君子居涧上,萧条罕人迹。闭户三十载,亲旧多閒隔。
咏歌怀古人,笔墨聊自适。我从远方来,叩门访幽寂。
主人感旧游,招邀入方宅。殷勤慰久离,开尊坐孤石。
酒尽复弹琴,弦悲声更迫。秋霜忽满堂,凄风动门席。
主宾相顾盼,但为长啧啧。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象山怀古 其二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迂回入林莽,登我故人堂。虽云离别久,两心同一方。
石琴弹无弦,知音何用伤。蓬头王霸子,左右执壶觞。
觞至不复辞,飘然入醉乡。殊矣世间人,丝丝较短长。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尚忆河梁饯,清霜下素秋。汐来衰草外,人上夕阳舟。
既已空诸破,应无此别愁。如何行与立,惆怅不能休。
广州竹枝辞 其八
河南十五采菱女,相约踏歌踏早潮。木兰为楫沙棠桨,日出东方烟雾消。
华山访徐昭法
木兰舟楫系垂杨,十里溪桥到草堂。松子落山村路静,稻花流水异田香。
身因时异思深隐,发为愁多带浅霜。归路向城回首数,柴门客去掩斜阳。
赠海幢慧轮大师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閒情。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大堤堤上柳丝丝,今日重来异昔时。岂是近人离别易,年年折尽路头枝。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廿载姑苏曾作客,每怀风雅忆同游。兰桡泊处香溪柳,桂树开时然屧秋。
马齿居然成野叟,猪肝焉敢累贤侯。或时罢钓沧江晚,閒看鸬鹚与白鸥。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微风起山上,竹榻觉寒增。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
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寄白山上人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宿离患大师禅房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圭峰白云词 其二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石浪园 其二
送查德尹还浙江
寄李素公
寄张超然 其二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粤台新柳 其六
广州竹枝辞 其二
过知淡叔茅亭
哭朱三质
赠杨敏叔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八
琼南杂咏 其四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自河头入山 其一
惠阳竹枝辞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哭黄同五
粤台新柳 其四
挽杨烈妇二章
西湖后曲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饶平留别陈巩宁
古歌 其四
寄陶握山 其三
惠阳竹枝辞 其二
虎丘中秋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三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送任山有归冈州
赠禅起上人
登海潮岩
西湖曲 其五
留别超上人
宿胡大灵水斋
送胡云仲归豫章
赠洞玄上人 其一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入粤始祖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