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邻翁幸相劳,斗酒不须满。且持伏雌还,视君床下卵。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日落风清竹树林,一樽飞阁敞秋阴。才逢狗监人先老,能到龙门客自深。
海上共悬明月梦,山中堪赠白云心。阳春寡和休言误,此夕因君作楚吟。
建安体 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襄阳乐 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咏古 其十二
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不见孙叔敖,其子行负薪。
五霸相代兴,主烈难为臣。令名有遗封,馀财喜没人。
寝丘虽言恶,千载功无湮。
于白雪楼送龚生入贡
楼上春阴动晓寒,蓟门千里入寒阑。别来白雪还谁和,老去青春好自看。
天子今逢新禹贡,诸生不改旧周官。临轩若问羊裘客,莫道江湖有钓竿。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依旧春风满建章,重来搦管对君王。即看应制偏承宠,何处新诗不擅场。
岁杪放歌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答许右史 其二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
天马引
胡风雨駪駪而空,山有人踯躅兮悲鸣。匝余室兮三行。
哭公实 其五
从此微言绝,何当大梦醒。人间矜意气,地下斗精灵。
虚室还生白,遗编竟杀青。浮名流景过,夫子望秋零。
同舍悲离索,投诗哭杳冥。山阳风雨夜,邻笛未堪听。
湖就姑曲
北游赤山湖,遥望中芙蓉。裁衣赠大姑,大姑舞白鸠。
仲姑渌水歌,不共小姑愁。
寄题离薋园 其二
兰生有幽性,零露峻其姿。含芳在空谷,清风来御之。
孤根亦何伤,众草故难为。萎绝同粪壤,中情君岂知。
愿言置怀袖,延伫及良时。荃茅一以化,奈此菉与施。
录别 其十
黄鹄难为群,游子常苦辛。念当从此别,中怀日以新。
清光皎明月,远望不可亲。高楼正萧条,徘徊四无人。
上有千里云,其下起飙尘。各言还故乡,握手道何因。
发长安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寄谢许左史刊倡和集
平台左史寄相思,开卷风流见往时。已自游梁词赋长,翻因御李姓名疑。
玄经竟为何人出,郢调除非和客知。君有明珠堪照乘,更烦清影及茅茨。
琅琊王歌 其四
盛冬十一月,调笑酒垆傍。玉壶出纤手,索女弄丝簧。
寄慰元美 其二
少妇红妆玉箸寒,清秋银烛对阑干。无情最是它乡月,不就仙郎掌上看。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鸿雁高飞木叶丹,逍遥台上一凭阑。浮云不动孤峰起,落日长临二水寒。
多病故人书未达,中原秋色醉相看。预愁匹练江南道,极目吴门驻马难。
寄元美 其四
何悟淹为郡,风尘日以难。宦情疏自解,人事拙相看。
高枕西山色,清斋大麓寒。期君秋月满,从此挂吾冠。
咏古 其三
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寄宗考功 其一
阁夜示茂秦 其二
紫骝马歌 其三
前溪歌 其七
汝宁徐使君 其九
莫愁乐 其一
挽王中丞 其三
琅琊王歌 其二
录别 其十二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二
黄淡思歌 其二
此儿行重寄明卿
齐侠行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一
遣侍儿
四时子夜歌 其六
懊侬歌 其一
送徐汝思 其一
哭公实 其六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送元美 其一
送吴人陆之箕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寄元美 其三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寄余仲蔚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二
寄殿卿
上朱大司空 其一
送潘令之邯郸 其四
咏古 其十三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题潘廷尉留馀堂
咏古 其七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送许史得弟字
寄茂秦
紫骝马歌 其四
秋日东村偶题 其一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拂衣行答元美
咏古 其二
答殿卿问疾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求志园
陇上歌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李柱史蜀扇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寄许殿卿
艳歌行 其一
答殿卿代寄正甫
刁斗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