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为客今犹在,浮名信已劳。病来衰綵笔,老至恋绨袍。
阁卧风尘过,衔杯夜色高。旧知江夏守,不厌祢生豪。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高城苦多阴,秋日殊复悲。边声日暮起,但见浮云飞。
霜气劲且繁,河汉寒无晖。三星何踯躅,皎月正徘徊。
流飙西北至,征马鸣相依。自知从君乐,谁能常不归。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楼船遥指越王城,万里波涛按部行。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东方须臾高奈何。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捉搦歌 其二
东家女儿大狡狯,屋里烧香出墙外。供养世尊作佛会,愿得百媚无菑害。
湖就姑曲
北游赤山湖,遥望中芙蓉。裁衣赠大姑,大姑舞白鸠。
仲姑渌水歌,不共小姑愁。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夹户春风五柳斜,绕篱秋色醉黄花。南山只在茅茨外,人道柴桑处士家。
前溪歌 其五
春容故易老,红粉岂常鲜。郎归定何日,憔悴复谁怜。
怜亦异当年。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醉示元美
拂衣不免违俗,纵酒还堪达生。偶尔故人握手,看他竖子成名。
石城曲 其三
阳春二三月,花与郎同色。明知苦淹留,盛年不可得。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和子与留别 其一
别酒故人同,留诗古寺中。唯应湖上竹,一为起清风。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闻有金城役,抡兹水部才。中原忧被发,使者咏于䰄。
睥睨燕山接,风云瀚海来。悬知胡骑遁,天子宴蓬莱。
阁夜示茂秦 其三
病起看时事,归心不可裁。著书官欲罢,问字客还来。
月出樽堪满,霜清角自哀。相怜成白首,明日阻三台。
寄伯承
才子含香满玉墀,仙郎赋就几人知。只今西省空相忆,扬马风流自一时。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春风解郡豫章还,已报徵车起汉关。尽怪双龙高紫气,何妨五马照朱颜。
门人榻自南州下,座客樽应北海闲。似是朝廷知借寇,先开书箧慰中山。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秋日村居 其一
隐几怜清晓,开轩命浊醪。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再别子与 其一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四 代王仲宣
平凉
仲鸣蒲桃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一
重送许永宁 其二
铙歌 其八 上陵
五凤曲
大阅兵海上 其三
重寄元美 其二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二
铙歌 其一 朱鹭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
杂兴 其九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宿林泉观
咏古 其十三
寄元美 其七
挽王中丞 其一
秋日 其二
寄刘子方斗酒
二子诗 其一 卢次楩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二
三洲歌 其一
寄宗考功 其二
塞上曲送元美
怀元美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丁香湾
琅琊王歌 其一
阁夜示茂秦 其二
殿卿别业 其二
初春 其四
赵州道中
山斋牡丹 其一
录别 其十二
咏古 其十六
赋得何仲默
渡滹沱
赠张子含茂才
送吴人陆之箕
哭公实 其一
卢城送子与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二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过刘簿山斋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送莱芜萧簿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明下童曲 其二
寄吴明卿 其三
铙歌 其十五 上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