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云间月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廨後木芙蓉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拣
紫丝晕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
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
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誇。
杂诗绝句十七首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寄岳州孙屯田
五月五日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六 明月
明月已生城上头,小星光灭大星流。来朝放榜出宫去,何处残花转入沟。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依韵四和正仲
醉中和王平甫
赠张处士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得王介甫常州书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阻风宿大信口
施君挽歌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暝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万表臣报山傍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一日曲
考试毕登铨楼
登乾明院碧藓亭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走笔送王琪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丁端公北使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送田遵古秀才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送毛秘校罢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雍丘遇雨
咏秤
李廷臣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 ...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忆吴松江晚泊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和滕公游穿山洞
再至洛中寒食
种胡麻
稚子获雀雏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阻风寄刁安国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韵语答永叔内翰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答宣阗司理
愿嚏
游水帘岩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