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诗偈 其三十七

诗偈 其三十七

唐代 庞蕴

大海阔三千,巨深五六万。余特七尺躯,入里饮一顿。

当时枯竭尽,龙王自出现。大阅经藏门,请为说一遍。

依如说无法,龙王悟知见。卖君髻中珠,隐在如来殿。

戴将军陈头,贼降不敢战。世上有仁人,得永离贫贱。

不贪有为身,当见如来面。

诗人庞蕴的古诗

诗偈 其六十

唐代 庞蕴

故宅守真妻,不好求外色。真妻生男求,长大同荣辱。

外色有男求,长成爱作贼。有妻累我来,牵我入牢狱。

我亦早识渠,诱引入吾室。内外总团圆,同餐一钵食。

食饱断虚妄,无相即无福。若论真寂理,同归无所得。

诗偈 其九十四

唐代 庞蕴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诗偈 其五十六

唐代 庞蕴

鍊尽三山铁,镕销五岳铜。林枯鸟自散,海竭绝鱼龙。

无师破戒行,有法尽皆空。

诗偈 其一六五

唐代 庞蕴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

诗偈 其一○六

唐代 庞蕴

若能相用语,教君一个诀。捻取三毒箭,一时总拗折。

田地成四空,五狗牙总缺。色蕴自消亡,六贼俱磨灭。

阎罗成法王,罗刹成菩萨。勿论己一身,举国一时悦。

诗偈 其五十八

唐代 庞蕴

世上蠢蠢者,相见只论钱。张三五百贯,李四有几千。

赵大折却本,五六太迍邅。口常谈三业,心中欲火然。

痴狼咬肚热,贪鬼撮头牵。有脚复有足,开眼常睡眠。

罗刹同心腹,何日见青天。青天不可见,地狱结因缘。

诗偈 其三十六

唐代 庞蕴

一时复一时,步步向前移。无常有限分,早晚即不知。

古人一交语,预办没贫儿。闻小须修道,莫待衰老时。

邂逅符到来,赚你更无疑。劝君不肯听,三涂真可悲。

诗偈 其二十六

唐代 庞蕴

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基颓柱根不,椽梠脱差抽。

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

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

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

诗偈 其一一六

唐代 庞蕴

心王若解依真智,一切有无俱遣弃。身随世流心不流,夜来眼睡心不睡。

天堂地狱总无情,任运幽玄到此地。

诗偈 其一六八

唐代 庞蕴

牵牛驾空车,共入无为宅。无为宅甚宽,众生却嫌窄。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间隔。有法入不得,无心是度厄。

诗偈 其七十二

唐代 庞蕴

真如本无相,所得是凡流。昔时为父子,长大出外游。

今日相遇见,父少子白头。

诗偈 其一二九

唐代 庞蕴

世人皮上黠,心里没头痴。他贪目前利,焉知已后非。

谩胡欺得汉,誇道手脚迟。走向见阎老,倒拖研米槌。

恐君不觉悟,今日报君知。

诗偈 其一一八

唐代 庞蕴

苦痛役身心,劳神觅官职。暂得色毛披,拍按作瞋色。

口口打奴兵,声声遣拔肋。闻道送王老,曲亦变成直。

纵令有理道,分疏亦不得。

诗偈 其一五一

唐代 庞蕴

人有一卷经,无相亦无名。无人能转读,有我不能听。

如能转读得,入理契无生。非论菩萨道,佛亦不劳成。

诗偈 其十九

唐代 庞蕴

识业人稀少,迷途者众多。苦中生乐想,无喜强弦歌。

不饮寻常醉,昏昏溺爱河。含笑造殃咎,后苦莫由他。

诗偈 其七十五

唐代 庞蕴

一生解缚钝,浑身纳里眠。心中无意识,耳无绳索牵。

心本无系缚,同尘亦无喧。

诗偈 其四

唐代 庞蕴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诗偈 其七十六

唐代 庞蕴

合瞋不须假,合喜不须喜。喜即淫欲生,瞋即毒蛇起。

毒蛇起猛火,淫欲成贪鬼。猛火和贪鬼,痴狼咬心底。

妄想如恒沙,烦恼无遮止。无明黑漆漆,渴来饮咸水。

终日缘事走,不肯入空理。

诗偈 其一三九

唐代 庞蕴

慈悲说斯法,现疾为众生。纯陀献后为,妙德亦同行。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化身千万亿,方便立空名。

不须执有法,圆通最大精。

诗偈 其一○五

唐代 庞蕴

无思无念是真空,妙德法身自见中。妙机接物契真智,十方世界总流通。

通达无我无人法,人法不见有行踪。神识自然无挂碍,廓周沙界等虚空。

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

庞蕴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 1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