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庞蕴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诗偈 其九十
别人终不贱,别宝终不贪。祇今担铁汉,不肯博金银。
诗偈 其二十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诗偈 其四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诗偈 其九十一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父子自团栾,共说无生话。
诗偈 其九十六
雾重日难出,云厚月朦胧。有心求觅佛,昼夜用心功。
见梦言将实,闻真耳却聋。群贼当路坐,道理若为通。
见性若玲珑,多求说处通。取他凡圣语,到头浑是空。
诗偈 其七十二
真如本无相,所得是凡流。昔时为父子,长大出外游。
今日相遇见,父少子白头。
诗偈 其一七五
羊车诱下愚,鹿车载中夫。大乘为上士,鹏巢鹤不居。
鹪鹩住蚊睫,居士咄盲驴。若论质利帝,毕竟一乘无。
诗偈 其一三○
真为家贫无一物,此语总是空里出。出语还须归本源,不敢违他过去佛。
诗偈 其三十
世人重珍宝,我则不如然。名闻即知足,富贵心不缘。
唯乐箪瓢饮,无求澡镜铨。饥食西山稻,渴饮本源泉。
寒披无相服,热来松下眠。知身无究竟,任运了残年。
诗偈 其一三三
俗务不废作,内秘贪心学。世上假名闻,超然总莫着。
息念三界空,无求出五浊。法报皆圆满,意根成正觉。
若能如此修,轮王亦不博。
诗偈 其一四四
余为田舍翁,世上最贫穷。家中无一物,启口说空空。
旧时恶知识,总度作师僧。和合一处坐,常教听大乘。
食时与持钵,惟我一人供。
诗偈 其九十二
自恨己身痴,有事无人知。横展两脚睡,至晓不寻思。
诸佛为我爷,我是世尊儿。儿今已长大,替父为导师。
父子同宅住,寸步不相离。法身无相貌,世人那得知。
诗偈 其六十一
壁画枉用色,不如脱空佛。住法比无住,阴中对白日。
不信有无言,看取波罗蜜。
诗偈 其八十八
心王不了事,却被六贼使。共贼作火下,无由出生死。
诗偈 其一二五
贝多叶里优昙华,万象皆如同一家。欢喜摘花不见果,吉祥采果不观华。
缘之本来元不识,法王呵之如稻麻。
诗偈 其九十七
道是无为道,修人自有为。假即无头数,真中实是稀。
诗偈 其一一五
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今日审思东,不动自然到。
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
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
诗偈 其一四五
平等无有二,终日同宅住。世人不了同,心生外缘取。
取得外相佛,乐却变成苦。苦即诸法生,大海从何渡。
为报知音者,好好看道路。
诗偈 其二十五
惭愧好舌根,常开大道门。世间三有事,实是不能论。
相逢唯说道,更莫叙寒温。了知世相假,俗理也徒烦。
诗偈 其一四九
外求非是宝,无念自家珍。心外求佛法,总是倒行人。
般若名尚假,岂可更依文。有相皆虚妄,无形实是真。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诗偈 其一四七
诗偈 其八十二
诗偈 其四十八
诗偈 其一三九
诗偈 其三十二
诗偈 其八十七
诗偈 其二十七
诗偈 其八十五
诗偈 其一六五
诗偈 其一三六
诗偈 其一四三
诗偈 其一一一
诗偈 其一四○
诗偈 其五十三
诗偈 其一六八
诗偈 其七十九
诗偈 其九十三
诗偈 其一一六
诗偈 其一○○
诗偈 其四十七
杂句 其三
诗偈 其一一三
诗偈 其一五二
诗偈 其一四八
诗偈 其四十四
诗偈 其八十
诗偈 其一五一
诗偈 其三十四
诗偈 其八十六
诗偈 其一六六
诗偈 其一○六
诗偈 其六十九
诗偈 其一○五
诗偈 其三十五
诗偈 其七十七
诗偈 其六十
诗偈 其三十七
诗偈 其一一九
诗偈 其一○二
诗偈 其一四一
诗偈 其八十四
诗偈 其八十九
诗偈 其二十四
诗偈 其一三八
诗偈 其一二一
诗偈 其一六四
诗偈 其四十九
诗偈 其一四二
杂句 其十
诗偈 其二十二
诗偈 其一一四
诗偈 其一三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