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老来无暗亦无明,寄息深山避世情。夫子暗投珠玉惠,我身正似一毫轻。
讽仕 其二
圣人不出世,斯民忧倒县。仁心欲援手,宁以身为先。
仲尼贵用我,孟子推诸天。二圣有特立,何尝持后前。
后来乃昧已,惘惘为利牵。纷挐窃古语,不顾内所愆。
信如一丘貉,孰有然不然。苟伸刀割用,于世已为贤。
鼎鼐杂锜釜,谁知重烹煎。然提地史录,不如观长川。
与善果师游石堵
秋风日已佳,幽寻欲谁与。邂逅得佛子,逍遥临石堵。
江南气候晚,九月始无暑。木叶乍陨霜,川原新濯雨。
乔松转山路,中天揭华宇。由来安禅寂,不当混泥土。
侵寻得幽步,周旋闻密语。芥蒂同一生,天地同一旅。
欢戚自流转,悠悠意何补。倦羽息深林,游鱼依夕渚。
吾生幸无事,陶然知所处。日晏坐北轩,何用论今古。
湘中宿台步寺
湘源初甚微,屡挹不满缸。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
虚头市初集,鱼豆皆成桩。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
绿荷竭苞苴,人散谁复撞。鸥鸟亦来下,酒旆停空杠。
我来憩桑门,竹户映蓬窗。夜寝那可寐,江流正淙淙。
次韵奉酬文翁
昔人幽操有至乐,吾岂含华企冲漠。已知劳生委梦幻,不问万事纷纷作。
四十年来春复秋,但见花开更花落。最爱长夏适我怀,新竹森森初解箨。
修林乔木结青荫,下蔽文窗与朱箔。已将形骸付物外,何必高下穷崖壑。
老去诗书强遮眼,尔来悉已悬高阁。多病不赖世人知,吾亦于人无厚薄。
阳狂长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渊明。无事长甘数斗粟,终不苟就五鼎烹。
南庄夫子谢声名,誇我田家蚕且耕。谁知此意正相合,寂寥应笑鲁诸生。
奉送明雅师
天竺山前十亩园,老夫久种彼土缘。草堂和尚指初禅,辩净二士立我前。
光明琉璃真金仙,修持内外常湛然。此心不转今十年,手中一炷紫檀烟。
孤峰飞来自西天,山间花木非世妍。彼诸佛子忘盖缠,吾知此地为敬田。
师子血乳如流泉,老夫废斥去湘川。归来江南已华颠,邂逅道人双足缠。
历访名山不惮烦,始自赤城沧海边。一带复济扬子川,直上钟山长榻眠。
南来不下泾溪船,步至秋浦方息肩。将穷祖山上淮壖,庐峰胜游想翩翩。
顶上终不巢乌鸢,亦不教观谈偏圆。公卿贵人喜相延,三尺枯木挥朱弦。
人问佛意如何弹,此曲寂寥少人传。
西舍
壮志已谢不复寻,无赖老境行见侵。已知筋力不自任,况复华发如霜林。
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闲学维摩坐禅定,户外唧唧鸣幽禽。
子固挽词 其一
江左老儒宗,鸿名五纪中。晚方参法从,久已冠群公。
纕服始去位,仙丹浩无功。古人称不朽,终不愧轲雄。
婆娑亭
老不为白发,老态自婆娑。风力日已铄,流光能几何。
悯悯去世网,蘧蘧寄岩阿。无令后生笑,隐几学商那。
赠有道者
昔吾知养生,始自皇人经。其说乃浩博,隐奥通神灵。
锦囊固申行,梦寐嗟沉冥。十年不一开,未甘遂遗形。
矫矫高平生,真诀炳丹青。要妙不在多,一言如发硎。
使人久滞念,霍如病已醒。岂徒固衰朽,且将延百龄。
我虽欲亟试,未能广娉婷。明年走浚上,要当宅重扃。
信如君所说,誓将鄙心铭。为报不易言,高山柏亭亭。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无心难与有心期,欲说无心已自痴。会得金刚本来性,此人与我合先知。
奉酬舜文即次元韵
我生无庸如断络,已分老死填沟壑。已能掉舌强附会,何暇论经更穿凿。
莱芜甑敝欲生尘,玉川婢粗常赤脚。世间要涂已易骤,身外名缰谁可缚。
本无道义轻王公,亦已悲伤念流落。水乡夏半已厌热,绕舍新篁尚含箨。
讼庭钩距非吾事,吏案烦苛都可却。农民渐使安圳亩,和气终须蠲疹瘼。
子羽已肯过我室,悬榻何妨卧西阁。年来多病亦废饮,墙下度泥委杯酌。
旧学迂疏已适时,譬如石田何可穫。欲捕大鹏逐岭峤,终已劳心事弋缴。
行当归扫乌峰下,试鍊金鼎长生药。
召邵彦瞻
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答文翁
陶令初寻彭泽来,相如已构临邛台。相当衔杯行乐事,惠我鸿笔何为哉。
湖中多鱼近易捕,石上老蕨拳未开。夫子不肯至我室,行驾画舸遥相陪。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三
山腰嵌岩山顶平,此下直眺池阳城。城中欢戚自流转,不似山石都无情。
李华
山僧种李华,华白谁肯折。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
侯滩
江流激激过侯滩,更上山头看打盘。百岁老人亲击鼓,城中忧乐不相干。
泰叔求桂浆
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遽遣小奴分送客,夜来已败不堪尝。
寄道辅
髯弟南来白发垂,襄阳夫子最相知。襄惶河外元戎客,冷落江南夜半棋。
云外渺瀰帆信隔,秋山重叠驿书迟。何缘得与君相会,共醉山前白玉卮。
清泠台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落落晞白发,身世秋毫轻。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左史洞
澧阳大水
次韵答楚兴
池阳 其一
善饮
仙居阁
与公诩游西禅新阁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一
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
洞庭山雪
古兴十六首 其四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题广严禅师房
赠长芦福长老
花药尘外亭
次韵酬余君见赠
寄老石
和颖叔西园春宴
钴鉧
寄四明神智师
宿浯溪
林平 其一
春日二绝 其二
庭柏
将行泊潇江
观大水望朝阳岩
和张宝臣即元韵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送唐道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石燕坡
诒隐者二首 其一
鄞江上作
古兴十六首 其三
龙居观泉
枣花寒
奉赠上官令
将行寄蒋三
古兴十六首 其七
与德相游云光
题上天竺天仙阁
题大中寺觉云师壁
初泊磁湖
金山窦觉师
绿发
龙兴观
答金山禅师
戏赠莘叟明之
送师说兄弟西归
奉陪颖叔赋锁
题宸奎阁
古兴十六首 其十三
次韵悟师见寄 其一
庭下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