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锦官驿吏送樱桃,红颗堆盘磊落高。时果已知西蜀美,古诗难见少陵豪。
尝新暂遣中情悦,感物还添远意劳。多少上林莺啄遍,一春归兴正滔滔。
斋宿杂咏十首 其五
法从追陪二十年,寸心期不愧先贤。士师自是庭坚职,尚忆虞廷咏敕天。
晓出东平州十韵
宪节凌秋发,城门逼晓开。沟长流水去,野旷远风来。
跋马桥频度,看山客屡回。川原行未已,齐鲁望悠哉。
汉检天门石,秦碑海岸台。
淡烟横曲阜,旭日上蓬莱。遗迹怀前古,观风慰好怀。
衢樽须共饮,井税不烦催。每见桑麻野,深期杞梓材。
行歌方自得,前陟更崔嵬。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 其三
九重深念及西人,山镇还须老大臣。宪节入关随爽气,玺书行郡布阳春。
山连玉井晴飞雨,地接金城迥不尘。经济本为儒者事,功成还拟画麒麟。
宪台斋宿
宪台斋宿几连宵,绛烛银炉伴阒寥。斗帐梦回更漏永,只听窗外冷风飘。
晚翠轩为杨大参赋
高人雅有岁寒盟,笑傲华轩寄远情。最喜竹风当座起,绝怜松雪近人清。
年来劲节心能与,春去繁华眼不惊。若此秋香还共美,拟从良史传佳名。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九
洛阳全盛想当时,春煖秋凉任所之。金谷名园花绽锦,铜驼古巷柳垂丝。
霜林高鸟争归疾,沙浦冥鸿欲下迟。万象有情浑自得,诗囊还载小车儿。
送仪源检校还宁国
赞画宣州几载间,趋朝此日又南还。扁舟行泛长江水,匹马重过故里山。
为宦莫辞声利薄,到官赢得简书閒。渠家奕世多卿相,清节高风自可攀。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四
御沟新柳湿鹅黄,佩马朝回雨露香。柏府文书春日静,相过唯觉和诗忙。
过五道岭
峰岭连连接岱宗,路从绝顶度华骢。馀寒常带阴崖雪,爽气仍飘霁壑风。
春入驿亭严候吏,云随宪节怪山童。方巡每岁叨天宠,长见车书海宇同。
简张都宪杨尚书郑侍郎廖少卿丁寺丞
棘寺秋官接宪台,山光水色画图开。青林云气水窗见,翠浪风烟入座来。
杨柳影中冠盖过,芰荷香外吏人回。好生正仰吾皇德,共播仁恩遍九垓。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四
近爱平湖远爱山,双清收入小亭閒。云容水态收堪赏,俗气红尘总不干。
日静坐闻黄鸟啭,烟明遥见白鸥还。情知风月无边景,频倚雕阑自在看。
发沅州
画船清晓发沅州,送别官曹簇远洲。双橹忽随高岸转,孤城已隔乱山稠。
殊风异俗多经览,瘴雨蛮烟任去留。向夕灯明何处泊,苍苍候馆石林秋。
左掖退朝口号
宝盖初收扇影还,千官行过石阑干。天阶好雨行旌旆,洞户清风引佩环。
钟响已飘双阙外,香烟犹绕五云间。久陪鸳鹭知无补,自讶升平际遇难。
简黄仲芳大参三首 其二
雅量每期黄淑度,正人应愧薛居州。斯文四海知同调,且喜京华并辔游。
南京十咏 其十 鸡寺晚钟
上方台殿翠微中,石磴盘崖一径通。客至有风盘扫榻,僧来不语自鸣钟。
竹窗下见浮云白,祗树斜临返照红。自笑无生浑未学,懒从方外共谈空。
咏颜鲁公
蓬利何堪屈大才,平原出守亦微哉。忽逢动地风尘起,不使中流砥柱摧。
争坐已难追雅论,立朝宁畏忤奸回。自骑箕尾归天上,长播英风遍九垓。
挽萧御史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穗帷夜捲乘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卢溪冬夜五首 其二
曲曲清江节节山,霜台分外朔风寒。寸心祗与梅争白,颇觉苍颜称铁冠。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迁转春官入翰林,两叨清秩受恩深。论思未有回天力,供奉空悬捧日心。
六十故知年渐老,寻常唯觉病相侵。乞归自是安衰劣,俯仰清风愧古今。
友鹤轩
九皋阻且深,洁白有佳鸟。中宵忽长鸣,清响彻鸟表。
开轩一听之,众理悉明了。蚌蛤藏洪渊,秀气浮浩溔。
良璞在昆冈,清辉散岩㟽。雅兴与兹同,至德潜且皎。
温温圣者孙,大道思远绍。友鹤名华轩,存诚绝外扰。
水积成川流,水壅盛颠杪。功深效岂彻,响大声不小。
惭非风雅才,作诗心自剽。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送武昌教授
凤凰台歌次虚庵韵
中秋对月遣兴
泰安州重寄李太亨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 其二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五 东皋子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
和曾佥宪赠刘佥宪韵二首 其二
题钱舜举山水小景
荥阳道中九首 其五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三
仪真三咏 其一
步朱尚宝送行韵用以留别二首 其一
借马简赵驸马
斋宿杂咏十首 其二
四月望夜院中作
连云栈道中四首 其四
纪先人旧游三首 其三
金台送别为李进都指挥赋二首 其二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五
次同年赵侍御阻雨韵五首 其一
秋日过洛阳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二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二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三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六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三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宿界亭驿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三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
戏作游仙 其二
沂滨书舍为曲阜令孔公堂赋
送吴祭酒还南京
远道
留别诸友八首 其八
湖中阻风望君山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一
重题胶州行台二首 其一
送张福还平度州
又题五友五首 其二 梅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八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二
大理汪寺副父母膺封
送郑侍郎归省
池边笋生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五
次黄仲芳韵二首 其一
湖亭小酌和张都宪韵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九
荥阳道中九首 其三
四景为张给事题四首 其四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一
嘉祥分司元宵
看杨花戏作
五友诗 其二 梅
留别诸友八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