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江月(八)

西江月(八)

宋代 张伯端

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境忘情性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

诗人张伯端的古诗

见物便见心

宋代 张伯端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
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
若生知识解,却成颠倒见。
睹境能无心,始见菩提面。

西江月(三)

宋代 张伯端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二

宋代 张伯端

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预已眠尸。

妻财遗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鍊是愚痴。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五十八

宋代 张伯端

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

圆通

宋代 张伯端

见了真空空不空,圆明何处不圆通。
根尘心法都无物,妙用方知与物同。

绝句六十四首 其十二

宋代 张伯端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绝句六十四首 其十九

宋代 张伯端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兽捉来令死斗,鍊成一块紫金霜。

西江月(十三)

宋代 张伯端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炼铅火候

宋代 张伯端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数。
首尾须教用武烹,中间文火温温煮。
炉中炼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
将来掌上和壳吞,逍遥永作真仙侣。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四

宋代 张伯端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神功运火非终夕,现出深潭日一轮。

人我

宋代 张伯端

我不异人,人心自异。
人有亲疏,我无彼此。
水陆飞行,等观一体。
我贱尊卑,首足同己。
我尚非我,何尝有你。
彼此俱无,众泡归水。

抱一

宋代 张伯端

国富民安后,修成体属乾。
凝神归妙道,抱一守丹田。
去住浑无碍,升腾任自然。
九年功满日,独步大罗仙。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十二

宋代 张伯端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

七言四韵十六首

宋代 张伯端

万卷仙经话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莫怪天机俱漏尽,都缘学者尽迷蒙。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西江月(十二首)

宋代 张伯端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
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绝句六十四首 其三

宋代 张伯端

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

西江月(十二之十一)

宋代 张伯端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

西江月(九)

宋代 张伯端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二十四

宋代 张伯端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只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翁。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二

宋代 张伯端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鍊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张伯端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8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