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青溪汤汤,白石为梁。小姑不嫁,谁谓无郎。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九叠风生障子深,兰台上客赋披襟。休疑古蔓龙蛇走,犹带松杉十里阴。
古诗后十九首 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送元美 其二
把酒论离索,褰帷送友生。白云高大麓,秋色重孤城。
偃蹇还诗句,萧条自世情。赠君无赵璧,落日片心明。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散发东陂月满庭,王孙春草雁池青。平台吹合风先起,竹苑樽开酒旋醒。
自愧长卿工作赋,谁怜子政老传经。明朝莫报高阳会,不定江湖是客星。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一
青海长云万里秋,琵琶一曲泪先流。六宫多少良家子,不到沙场不解愁。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片雨挂龙涔,清风啸虎林。海浮西域至,江插洞天深。
小岭将遥集,名山岂陆沈。地灵闻水乐,岫隐见云心。
金粟寒应结,香炉回自阴。藤萝褰窈窕,台殿倚萧森。
石笋高遥笔,莲花净盍簪。何须怀谢客,俱解越中吟。
重寄元美 其一
十载交游满帝都,五陵年少避呼卢。只今惟有张公子,匹马时时过酒徒。
紫骝马歌 其三
问客复何为,昨日发东平。袖中出短书,心知自刘生。
寄谢茂秦 其一
美人春望望陵台,台下漳河去不回。惟有旧时歌舞地,至今风雨自西来。
琅琊王歌 其八
新买五尺刀,摩挲不离手。但来看此物,军中谁更有。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诗名东郡沈隐侯,那复擅奇顾侯头。江湖槃薄有能事,画我山中白雪楼。
推毫已经海色至,无乃兼驱蛟蜃游。须臾百里岱阴合,咫尺疑闻清河流。
华不注山得非雨,平陵以西胡独秋。松风似欲卷绡起,良久看云失去留。
丹青快意痴如此,丘壑过人老即休。使君实解郢中调,为尔深知宋玉愁。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一
南山秋色照东篱,又是陶家载酒期。彭泽罢来无俗客,何妨不许白衣知。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遥传锦札雁池来,问我看春醉几回。消渴未能常傍酒,乞君携客上平台。
咏古 其十二
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不见孙叔敖,其子行负薪。
五霸相代兴,主烈难为臣。令名有遗封,馀财喜没人。
寝丘虽言恶,千载功无湮。
莫愁乐 其二
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
九河风色报褰帷,道入平原雨雪迟。天欲并传梁苑赋,君今试和郢中词。
凭陵尺素光犹动,缥缈扁舟兴可知。况值如渑春酒熟,好来投辖未须疑。
寄元美 其六
落魄初看逐客情,风流又似弃繻生。路傍年少从他问,不必停车说姓名。
送右史之京 其三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春日自戏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哭公实 其一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一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一
岁杪放歌
虎跑寺泉
襄阳乐 其五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挽王中丞 其三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捉搦歌 其二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明帝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二
碣石篇 其二
寄赠梁伯龙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汝宁徐使君 其四
天马引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四时子夜歌 其六
荅谢生盘山诗
寄吴明卿 其七
重寄元美 其二
赠刘将军
送潘令之邯郸 其四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郡斋同元美赋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荅元美山东道中见寄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四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毛封君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赠子与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其二
前溪歌 其五
团扇郎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三 代曹子建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罗敷曲
与三君登楼
寄吴明卿 其十
录别 其一
许使君见过林亭 其二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