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忆醉卿家春草芳,征轺信宿向渔阳。行间旧识千夫长,毂下新推六郡良。
白马从军明月塞,黄金结客少年场。何时更出追风骑,策尔持缨请建章。
戏赠张茂才 其二
张郎新制合欢衾,醉拥红颜烛影深。别有洞房双玉妾,吹箫自和白头吟。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二
落日衔杯蓟北秋,片心堪赠有吴钩。青山明月长相忆,白草寒云迥自愁。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明时再婴疾,隳官此悠悠。永言命沮溺,二子乃从游。
田家何所有,樽酒结绸缪。散发坐园中,辘轳牵寒流。
击我青门瓜,聊且充庶羞。雨气荡暄浊,披襟御南楼。
开轩纳山色,馀映一以收。云霞罗四隅,烟火蔽林丘。
伏阴秀禾黍,饷妇媚田畴。西望华阳宫,若见清河舟。
登临信亦美,旷然销人愁。愿君爱景光,多暇还相求。
与三君登楼
谁怜王粲懒登楼,病起漳南对客秋。自喜赋成多丽句,因知座上有曹刘。
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酬右史题扇见赠
䊵扇新题寄远篇,才开箧笥已篇怜。清风忽自兰台至,明月还从邺下悬。
佳客满堂疏翰墨,美人千里共婵娟。何因怀袖含香署,再使君恩出入偏。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北风吹雪雪毵毵,雪里开缄酒半酣。但说王家兄弟好,自应春色满江南。
明下童曲 其二
赭白千里姿,斑骓八百馀。乘不独自去,日与陆郎俱。
寄顺甫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怀元美
琅琊山上越王台,秋色高临海色开。莫向中原看落日,浮云万里为君来。
天马引
胡风雨駪駪而空,山有人踯躅兮悲鸣。匝余室兮三行。
寄吴明卿 其八
来自庐山五老峰,梁园宾客更相从。已知无意二千石,出处何如邴曼容。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故人深愧子云才,风雨茅庐昼不开。寂寞已甘车马绝,君今载酒为谁来。
秋日 其三
倦游非一日,乘兴复三秦。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
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
寄元美 其四
何悟淹为郡,风尘日以难。宦情疏自解,人事拙相看。
高枕西山色,清斋大麓寒。期君秋月满,从此挂吾冠。
咏古 其十六
中春阳和起,嘉观临四方。刻石观功德,从臣纪攸长。
上以献泰成,下威六暴彊。郡县乃作始,经纬不踰行。
荐号立大义,昭设咸有章。濯俗谅已美,刑名非恒常。
鞭箠出顽夫,二世寻灭亡。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圣主新恩北极开,侍臣衔命出燕台。三齐茅土星潢近,二国松楸雨露回。
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俱言海岳游偏壮,为有王褒作颂才。
高光州孤山精舍
白云不散一山孤,地主人称楚大夫。老作西陵诗社长,可携南部酒家胡。
囊馀太古双龙剑,壁有行春五马图。汝颍过逢遗事在,高阳似此聚星无。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题徐子与门生汪惟一竹邱图
赠殿卿
琅琊王歌 其五
赠陆膳部
咏古 其四
广阳山道中
寄怀子与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一
录别
寄伯承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重别魏使君 其二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
赋得金谷园障子
送右史之京 其二
泾州
寄吴明卿 其四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答殿卿代寄正甫
再答元美 其二
早春寄吴使君 其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送元美 其一
估客乐 其二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一 石耳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七
录别 其六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南溪老树行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二
观猎 其一
河中之水歌
题潘廷尉留馀堂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襄阳蹋铜蹄 其四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王明君吟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五
录别 其一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和子与留别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八
地驱乐歌
塞上曲送元美
襄阳蹋铜蹄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