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樵云野老

樵云野老

明代 薛瑄

白头已与世相违,笑指生涯在翠微。伐木忽看云满斧,束薪不觉露沾衣。

息肩频向青林歇,荷月长从绿野归。一曲浩歌天地阔,远山回首晚霞飞。

诗人薛瑄的古诗

过七盘

明代 薛瑄

匆匆行役敢求安,鞍马经时历险难。叱驭才过经折坂,挥鞭又度七盘山。

行当绝顶知天近,下尽层梯觉地宽。却喜汉中频在望,一川风物自闲闲。

南京十咏 其七 江东古渡

明代 薛瑄

江东门外大江头,古渡微茫接远洲。月窟殊方通上国,云帆大舸满中流。

垂杨芳草三春暮,红蓼黄芦两岸秋。顾我济川才思少,几回临想兴悠悠。

题何司训致仕卷

明代 薛瑄

师名蚤不愧苏湖,引老南还出帝都。驿路风和烟柳细,官河雨急浪花粗。

行看旧隐书连屋,坐见交亲酒满沽。却恐回鸾来紫诰,黄门有子拜官初。

菊开忆去秋同官台中共赏

明代 薛瑄

去年客里遇重阳,曾与同官摘晚香。今日分符行郡邑,独将远意看秋芳。

送赵大参之浙江

明代 薛瑄

浙右新参拜天宠,赵君籍籍声名重。晓辞仙仗籍都门,骅骝塞道香尘拥。

交游送别情何多,离筵正值东风和。山光入坐水侵席,柳条弄色花满柯。

花前罢酒官桥远,潞水开帆驿程转。九重金阙尚驰情,千里吴山行在眼。

吴山自昔称繁华,居民比屋过万家。西湖烟净拭明镜,海门潮起翻银沙。

复有孤山号清境,清溪浅露疏梅影。处士不作封禅书,节与孤山共高耸。

大藩形胜甲南东,好山不尽湖江重。薇垣轩豁挹清气,使符籍入宣皇风。

皇风正是全胜日,圣明侧席求贤急。方期礼乐过百王,直使仁恩涵八极。

赵君好体轩尧心,嘉禾莫使蟊蠹侵。旬宣他日有成绩,策勋还作商家霖。

遇知行简陈广文

明代 薛瑄

岂不闻北海鹏。扶摇一夕起,抟击九万程。又不见渥洼驹。

朝饮东海水,暮宿昆崙墟。古来磊落奇男子,变化腾骧亦如此。

英风激烈干云霄,伟绩轩轰冠青史。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

望远将登岱岳顶,观澜欲泛溟渤流。尔来战艺梁园日,秋月离离桂花实。

更随春水到龙门,一跃风涛生霹雳。中间敛翼就閒居,峨冠且复歌唐虞。

半载悠悠客京索千钱,僦得城南庐。城南之庐绝萧洒,开门直见南山下。

南山朝青暮亦青,人情谁似山光者。陈夫子,儒之豪,早年独步亨衡高。

雄文应不让班马,清词真可追风骚。籍籍才名三十载,到处菁莪秀而蔼。

春生杖屦乐薰陶,霜吼金钟共倾骇。众人视我同众人,先生视我情何真。

乃悟知音古来少,伯牙独与钟期亲。先生剩注樽中绿,我为先生歌一曲。

老天生才既有需,岂向尘埃长碌碌。一歌既竟还复歌,歌长此意将如何。

残冬便须终日酩酊醉,春来喜见万里风云多。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几度官船过武溪,匆匆都未有留题。今来驻节当寒夜,绛烛红炉兴不迷。

次刘佥宪见寄韵四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几年持节道途间,骢马遥遥意气閒。况有青山随处好,料来诗思未应阑。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

明代 薛瑄

堤上閒游眼界宽,青天不尽地漫漫。此心便觉无拘碍,谁信人间行路难。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尽日江行路不迷,沟塍水满稻秧齐。参天绿树茅茨小,何处人家叫午鸡。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明代 薛瑄

根蟠厚地干参天,还合宫墙不记年。遥想杏坛传道日,唯应此木见三千。

斋宿杂咏十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法从追陪二十年,寸心期不愧先贤。士师自是庭坚职,尚忆虞廷咏敕天。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沅阳清气满乌台,为有脩篁绕户栽。两载好风明月夜,新诗谁对此君裁。

重题五友五首 其四 梅

明代 薛瑄

花正开时节已过,祗留清影弄檐阿。潇湘千里客归去,想忆花时思更多。

董公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纷纷豪杰欲兴刘,缟素应为第一筹。何事元功盟带砺,丹书不到董公侯。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三百年来新郡邑,七千里外古蛮荒。无私好是中天月,布满清辉一样光。

雪中过高邮湖

明代 薛瑄

高邮湖里雪中过,雪片无声点白波。天水渺茫遥自接,烟云杳霭暗相和。

寒蓑满眼渔翁少,画舫随风去客多。还似沧浪水清浊,只应难觅扣舷歌。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五 菊

明代 薛瑄

未到高秋有别情,新丛簇簇傍阶生。归心不待花重发,留与新知作眼明。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古墙秀柏

明代 薛瑄

曲阜城中夫子墙,墙头老柏正苍苍。托根终古同元气,未许抡材作栋梁。

次林文载大参韵

明代 薛瑄

岁暮相逢晋水头,清宵剪烛话同游。齐名黄甲剪云阔,接武彤池宠渥稠。

宦达子应思致泽,退閒我亦乐藏脩。却怜出处千年事,惟有儒门道德优。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