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铁冠不受晚风寒,采得幽香静处看。幸自托根今得所,栽培应有露团团。
步朱尚宝送行韵用以留别二首 其一
一枕邯郸梦已醒,归鸿千里拂高冥。心期皎日均能许,歌擅阳春我独听。
别去莫惊头并白,相思终是眼长青。河汾故里遗风在,争似当时续六经。
步朱尚宝送行韵用以留别二首 其二
驿路春风酒半醒,离情花思两冥冥。穿林乳燕深深去,傍柳流莺细细听。
官渡已过滹水碧,家山又近太行青。龙门旧业应如昨,樵谷渔矶取次经。
徐州洪
乱石何巉岩,长堤更宛转。狭岸忽陡起,急濑如注坂。
回旋聚流沫,骇浪洒雪霰。舟行良已难,下上劳拽挽。
翻思游川峡,江石尤险远。瞿塘十二滩,波浪激雷电。
回视过兹洪,反若历平坦。乃知所观大,小者不挂眼。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二
断岸奔流万里风,疏林黄叶九秋中。画阑干外斜阳暮,并作离愁一段浓。
却赠
有人情重赠尤多,奈我中心义理何。纵使尽添齐楚富,一身之外总为他。
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竹
劲节虚心独耐看,霜台三载伴清欢。今朝朔北遥相忆,谁与萧萧共岁寒。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六
绿萍如锦盖青池,池面高荷静不移。閒爱小亭听雨坐,恰如湘水系舟时。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一
满庭落叶似深秋,好鸟鸣时地转幽。坐对青山才咫尺,会登绝顶望中州。
效竹枝歌三首 其二
江上小楼开户多,蜀侬解唱巴渝歌。清江中夜月如昼,楼头贾客奈乐何。
题钱舜举山水小景
琪树秋风生早寒,楼台缥缈暮云间。桥头有客长无事,閒听溪声静看山。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二
自是春风造化机,织成锦翠烂相依。细看一种生生意,真宰无言识者稀。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一
两载东风看杏花,汾河南岸水西斜。几回驻马怜秾艳,只恐春流泛落霞。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十
京华交契似君稀,白首相看意不违。忽见名园送新菜,故乡老圃倍思归。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
堤上閒游眼界宽,青天不尽地漫漫。此心便觉无拘碍,谁信人间行路难。
题静学轩
书窗万籁绝嚣声,有客窗前味六经。止水不波云影见,太虚无翳月华明。
亭亭自可观人物,扰扰何由悟性灵。谁似南阳老诸葛,草庐默识古今情。
挽陈先生
归来烟水钓舟横,云白其如足下生。尚有菁莪经雨茂,空馀桃李向春荣。
高情祗许乡人慕,遗事谁从太史铭。赖有贤甥今宦达,为扬声誉照苍冥。
南京十咏 其七 江东古渡
江东门外大江头,古渡微茫接远洲。月窟殊方通上国,云帆大舸满中流。
垂杨芳草三春暮,红蓼黄芦两岸秋。顾我济川才思少,几回临想兴悠悠。
卢溪冬夜五首 其二
曲曲清江节节山,霜台分外朔风寒。寸心祗与梅争白,颇觉苍颜称铁冠。
高邮大雪河冰
已过立春十五日,淮南天气太严凝。重湖皛皛天冰结,千里茫茫积雪平。
霄汉连朝飞鸟绝,官河随处客舟停。东风解冻须臾事,波绿粼粼野烧青。
宿白马寺人家
白马驼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里,一夜雨声乡思浓。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成都看梨花
发通津驿三首 其二
谢李布政文英以字帖药方见寄
简张都宪二首 其二
五盘山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一 萱草堆金
赠张佥宪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二
荥阳道中九首 其八
简黄仲芳大参三首 其一
凤凰台歌次虚庵韵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一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五
宪台斋宿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三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三 淡霭凉生
兖州人日二首 其二
纳溪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六
三咏汶上分司二小柏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一
题毋处士画梅竹二首 其一
禹门
盆池鱼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四
沅州春日歌
斋宿杂咏十首 其三
宿青桥驿听江声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三
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二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
鱼台分司
拟古四十一首 其四十一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二 临波春意
菊开忆去秋同官台中共赏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一
南京十咏 其四 卞壸神祠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一
远道
送孙县丞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 其二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四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
附录所赠二首 其二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五
留别诸友八首 其四
画梅歌为朱大理题
澹庵卷为谢侍郎乃兄题
四景为李通政赋四首 其二
南京十咏 其二 玄武波澄
出汉口五首 其三
题李廷圭佥宪嵩洛渔樵卷
西硙行
寄海宁李太守
答徐广文二首 其一
归到有感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二
题冯处士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