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青桥驿听江声

宿青桥驿听江声

明代 薛瑄

青桥驿近黑龙江,江上滩声暗入窗。高枕才眠过夜半,惊回旅梦正淙淙。

诗人薛瑄的古诗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六

明代 薛瑄

少年曾读浩然诗,襄汉风流百世师。今日雪中清兴好,论文翻恨不同时。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

明代 薛瑄

参天乔木圣公家,应爱春风满圃花。还似濂溪窗外草,一般生意浩无涯。

凤凰台歌次虚庵韵

明代 薛瑄

吾闻凤鸟不与凡禽栖,隆周之时曾集丰镐西。锵然一鸣向人世,喧啾百鸟不敢争与啼。

昔有名臣黄霸生汉世,治民之才迥与时流异。颍川出守曾几何,休风数感灵禽至。

灵禽文彩明山川,和音哕哕闻中天。遂筑高台表神异,台空凤去馀千年。

只今坏埒才数尺,野鸟纷纷竞来集。简册空存纪瑞年,荆榛不复快睹迹。

我来跋马登高丘,荒台已远犹回头。为忆循良心耿耿,缅怀瑞物情悠悠。

凤台凤台重披访,往事何须空怏怅。方今圣明治理登俊良,会见一朝飞去青云上。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汾水南边锦作堆,连朝相报杏花开。东风好景休虚掷,一日须来一百回。

仪真三咏 其二

明代 薛瑄

闻道真州景物多,晚秋时节偶来过。蒹葭暮雨连沧海,杨柳西风落漕河。

晓岸帆樯南客舫,夜船灯火北人歌。寓居候馆情无限,一寸丹心奈尔何。

斋宿杂咏十首 其九

明代 薛瑄

待伴未消窗外雪,宜人偏爱竹间风。斋居已自心如洗,况与寒宵此景同。

出汉口五首 其四

明代 薛瑄

万里沧江水自东,武昌烟树晚朦胧。独持宪节匆匆过,兴忆南楼夜月中。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正是霜台弭节时,不堪风物动相思。庭前绿草飞蝴蝶,城外清江叫子规。

北地关河频入望,南天雷雨自无私。预将归橐酬知己,万里观风剩有诗。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

明代 薛瑄

九畹移来遍孔家,芳丛时遣石阑遮。故应天意怜香洁,玉露年年润好花。

简张都宪二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榜题龙虎旧联名,宦迹升沉隔两京。离合虽惊头并白,交亲终喜眼俱青。

滥登棘寺知无补,峻陟霜台倍有声。近得高邻亲孟氏,不妨剪烛话平生。

题四景四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水心亭子四山青,亭下荷花照眼明。我欲唤船杨柳岸,隔溪终日不闻声。

斋宿杂咏十首 其十

明代 薛瑄

都城钟鼓夜深沈,棘寺灯前有客吟。不是少陵耽丽句,虚台元是发清音。

题薛希琎耕乐卷

明代 薛瑄

旭日初升布谷鸣,春郊耒耜动春声。清溪引水来时满,绿野为菑望处平。

田祖有灵开稔岁,天民何幸乐生成。东阡南陌相过处,击壤歌中答圣明。

送杜员外归省还京师

明代 薛瑄

归省西川未几时,促装又复上京师。荣亲已荷又封典,报国难忘雨露私。

路夹山花开锦绣,栈盘崖树拂云霓。遥知紫禁趋朝后,粉署从容日正迟。

暑夜简赵驸马

明代 薛瑄

大扇频挥汗不乾,那堪酷暑夜漫漫。寂无风露徘徊处,空有星河怅望间。

真是流金兼铄石,定应焚泽更焦山。清凉只有仙侯府,长夕冰传玛瑙盘。

登沅州城楼

明代 薛瑄

缥缈飞楼面面通,霜台多暇此从容。窗含晓日多霄上,城绕秋山锦绣中。

天压大荒均雨露,地包绝域尽提封。小臣弭节裁诗日,诞播皇风万国同。

辰州喜雪

明代 薛瑄

腊月江城不起尘,朔风吹雪正频频。台端老柏吹心劲,墙外疏梅冷蕊新。

地气已应清瘴疠,岁华行复见阳春。久知樗散无他补,祗咏丰年慰远民。

留别诸友八首 其七

明代 薛瑄

扁舟清晓渡汾河,露草风芦两岸多。却望高城云雾尽,好山一带列青蛾。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几度官船过武溪,匆匆都未有留题。今来驻节当寒夜,绛烛红炉兴不迷。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二 段干木

明代 薛瑄

冥鸿不受弋,神龙不可羁。所以高世士,孤情薄云霓。

矫矫段干木,志节一何奇。圭组岂其愿,轩冕不吾希。

踰垣犹弗见,况乃趋走之。岂徒侯国尊,凛为百世师。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