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庞蕴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诗偈 其九十一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父子自团栾,共说无生话。
诗偈 其一三一
识若不受尘,心亦不颠狂。妙智作心师,名为破有王。
须臾證六度,动用五种香。此即真极乐,亦是真西方。
释迦无量寿,同居此道场。
诗偈 其一二一
家长自饮酒,举家一时醉。失火烧故宅,运水沃空地。
水火当头发,三灾一时起。空中鸠鸽舞,骡来助放屁。
因中无好花,结果亦天理。
诗偈 其一二九
世人皮上黠,心里没头痴。他贪目前利,焉知已后非。
谩胡欺得汉,誇道手脚迟。走向见阎老,倒拖研米槌。
恐君不觉悟,今日报君知。
诗偈 其九十
别人终不贱,别宝终不贪。祇今担铁汉,不肯博金银。
诗偈 其九十五
教君一个法,有事无处避。若能如理修,存本却有利。
诗偈 其八十一
经体本无名,受持无色声。心依无相理,真是《金刚经》。
诗偈 其一三九
慈悲说斯法,现疾为众生。纯陀献后为,妙德亦同行。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化身千万亿,方便立空名。
不须执有法,圆通最大精。
诗偈 其一○三
大唐三百六十州,我暂放閒乘兴游。瞬息之间知事尽,若论入理更深幽。
共外知识呷清水,总是妄想无骨头。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
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慇勤无所求。
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
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
诗偈 其十八
觉他欲打你,着脚即须抽。已后再相见,他羞我不羞。
忍辱第一道,历劫无冤雠。此是无生县,不属涅槃洲。
诗偈 其二十四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诗偈 其一一四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
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诗偈 其一六六
久种善根深,同尘尘不侵。非关尘不染,自是我无心。
无心心不起,超三越十地。究竟真如果,到头祇个是。
诗偈 其一五二
阿爷当殿坐,子向前头立。父子同宅住,小魔不敢入。
时开无尽藏,贫者相供给。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
诗偈 其八十六
愚人打瓮破,求人望锢护。恶法得钱财,布施拟补处。
物色不相当,此事无烦做。纵然有少福,那得地狱去。
罪福当头行,何时相值遇。自本犹折却,安得有利路。
诗偈 其一五三
欲得真醍醐,三毒须去除。嗅无酥酪气,自见如意珠。
劫火烧不然,泛海浪中浮。昔日强索者,今日作他奴。
诗偈 其一○九
外若绝攀缘,欢喜常现前。本来何所得,吉祥自现形。
空生成长老,燃灯常照明。弥勒是同学,释迦是长兄。
神通次第坐,无劳问姓名。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
诗偈 其一六五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
诗偈 其一三六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诗偈 其五十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诗偈 其三十
诗偈 其一一五
诗偈 其二十七
诗偈 其二十九
诗偈 其二十五
诗偈 其一三○
诗偈 其九十六
诗偈 其一二八
诗偈 其一一○
诗偈 其一○○
诗偈 其七十一
诗偈 其一四○
诗偈 其一四八
诗偈 其一○七
诗偈 其九十三
诗偈 其一三四
诗偈 其三十九
诗偈 其四十四
诗偈 其八十二
诗偈 其一一六
诗偈 其一一三
诗偈 其一六四
诗偈 其一一二
诗偈 其一四四
诗偈 其三十五
诗偈 其八十五
诗偈 其二十六
诗偈 其六十
诗偈 其八十四
诗偈 其三十二
杂句 其十
诗偈 其一三五
诗偈 其一二二
诗偈 其一一一
诗偈 其三十四
诗偈 其一○四
诗偈 其一三七
诗偈 其九十四
诗偈 其六十九
诗偈 其一五○
诗偈 其四
诗偈 其一二○
诗偈 其七十七
诗偈 其一一九
诗偈 其五十三
诗偈 其八十三
诗偈 其二十
诗偈 其二十三
诗偈 其七十六
诗偈 其六十一
诗偈 其十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