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锦绣江山一望中,金陵佳气正葱葱。石城尚踞佳佳虎,钟阜长蟠矫矫龙。
淡霭远遮三月柳,瑞烟深护万年松。风流王谢何须问,开国还思旧股肱。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三
寂寂闲门掩月华,春街儿女任諠哗。窗前坐久银灯烬,首首诗成只忆家。
洛水道中
古道萦回傍险行,萧萧禾黍晚风清。无边诗思嵩高色,不尽年光落水声。
华表柱倾秋草合,龟趺碑暗雨苔生。往来人世成今古,一曲高歌寄此情。
春兴三首 其三
又是春风换物华,静观芳意浩无涯。寄语莺花休怅望,新诗已懒向人誇。
游禹门
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
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
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
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二
独宿行台暑气清,清吟已觉动高情。令人苦忆黄诗伯,肯许连床听雨声。
汉中寓目
谷尽褒斜觉眼明,汉中如掌一川平。封疆自昔多吞并,龙虎当年几战争。
英主筑坛曾拜将,忠臣讨贼旧屯兵。雄豪一去无遗迹,惟见山高水自清。
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四 兰
频除恶草惜佳丛,笑采幽香岁岁同。一自沅江骚佩远,小阑谁倚看光风。
湖中风涛大作
正是清秋月色多,大风终夜鼓洪波。银山万叠来高下,铁骑千群入荡摩。
好梦惊回朝帝阙,归心并起望天河。明当少转封姨力,百里平湖顷刻过。
再用阴字韵简张都宪
好风乍起扫轻阴,清思撩人不自禁。与客便倾花下酒,放怀宁惜橐中金。
高情肯负年华泰,交谊难忘岁月深。春兴不知凡几首,长吟因见古人心。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三
正是霜台弭节时,不堪风物动相思。庭前绿草飞蝴蝶,城外清江叫子规。
北地关河频入望,南天雷雨自无私。预将归橐酬知己,万里观风剩有诗。
送杨参议三首 其二 分韵得露字
林木生凉飙,皋兰被清露。念子三川行,正值九秋暮。
天空一雁翔,江远孤舟骛。旬宣有佳兴,载咏甘棠句。
黔阳山中十首 其六
清和时节似中州,江绕茅堂尽日幽。官况不羁情散诞,坐看云影自悠悠。
宿界亭驿
山月娟娟满户庭,秋虫唧唧四边鸣。一杯强饮不成乐,坐听山童打二更。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四
近爱平湖远爱山,双清收入小亭閒。云容水态收堪赏,俗气红尘总不干。
日静坐闻黄鸟啭,烟明遥见白鸥还。情知风月无边景,频倚雕阑自在看。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一
天地形之大,阴阳气之尊。伊谁知此物,来自无尊门。
清浊既莫离,动静互为根。大化去不息,至理亦长存。
彼哉虚寂子,已矣无复论。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一 分韵得红字
白露下将夕,天宇生凉风。之子有所适,告别何匆匆。
群公尽祖送,飞盖凌长空。停骖泺水曲,列宴历亭中。
秋容澹觞酌,高风急丝桐。酒尽俨将发,斑马何玲珑。
行当释尘鞅,还应挂飞篷。大江转吴楚,重山入天丛。
锦城有佳色,浣溪有遗踪。访古遂舒啸,观风足从容。
坐令全蜀俗,解与邹鲁同。兹游岂云易,两情若为通。
翘首迟归雁,应是春花红。
读刘靖脩黄金台诗
贤者何曾为此来,黄金空复垒高台。先生志节超千古,一曲清风溢九垓。
送廖少卿上京二首 其一
龙江五月发扁舟,大理名卿上帝州。千里好山名翠嶂,两堤杨柳荫清流。
鸣镳紫陌思前度,簪笔黄门忆旧游。若见中朝知己问,丹心不改雪盈头。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三
历下山川入画图,西门怅别指征途。已知圣代优诸老,还似当年饯二疏。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
次张都宪并蒂莲韵
绿池红绽合欢花,秀色天然自一家。并结翠房含雨露,独摇香柄出烟霞。
何曾人世时常见,剩有风骚次第誇。自是太和充宇宙,故钟此物兆亨嘉。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怀忠堂为都指挥李进赋
临朐分司四小柏二首 其二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二
重题五友五首 其四 梅
咏颜鲁公
登沅州城楼
夏夜宿龙瓜驿
斋宿杂咏十首 其四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六
登金牛驿楼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六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二
水阁二首 其二
南京十咏 其一 钟山叠翠
盂城驿雪中咏竹
锦城寓馆八首 其四
湖中阻风望君山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六
菊开忆去秋同官台中共赏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五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三 淡霭凉生
又题五友五首 其五 菊
公安咏古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四 太史公
次何佥宪自学韵二首 其二
次张都宪喜雨韵
戏作游仙 其二
题四景四首 其三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一
附录所赠二首 其一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四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二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八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二
秋日灵岩道中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
大理汪寺副父母膺封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
常德
发沅州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一
过武功县
斋宿杂咏十首 其五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九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淮南讴
贞节堂为王宪使母赋
送武昌教授
王寺副膺封
寄海宁李太守
题蒲守刘公梅竹二首 其二
题王医士东白堂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五
南京十咏 其九 朝阳晓望
蜀中立春遣怀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七
五友诗 其四 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