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溪鱼跃为乐安杨贡侍御题

西溪鱼跃为乐安杨贡侍御题

明代 薛瑄

西溪渺何许,乃在杨林阿。杨林古名族,乐安世其家。

家住溪水曲,林木相交加。地僻网罟绝,溪邃游鱼多。

濈濈聚弱藻,洋洋戏新荷。逆水微波生,仰沫细雨斜。

跳跃自有适,出没静不哗。杨族有名士,考业咀英华。

爱此鱼性乐,契彼道味嘉。乃知天机妙,万象皆森罗。

却鄙中散慢,宁效濠梁誇。缅怀旱麓诗,载赋西溪歌。

永言继真躅,胜景垂无涯。

诗人薛瑄的古诗

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高高亭子压洪波,独占湖山秀气多。近岸还栽玄圃竹,远洲时种玉山禾。

坐中造化乾坤鼎,檐外光阴岁月梭。应有仙人来过此,晚凉时节弄云和。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沅阳清气满乌台,为有脩篁绕户栽。两载好风明月夜,新诗谁对此君裁。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四朝风纪受恩深,又见西行捧德音。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

戍閒部伍清河曲,地远桑麻接华阴。到处行台怀帝阙,封章还拟罄丹心。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八 木犀

明代 薛瑄

爱此木犀树,青青长近阶。每承朝露重,长引夏风来。

嘉卉应难得,高人喜剩栽。不知归去日,还得见花开。

桃源晓行

明代 薛瑄

隔江烟树晓模糊,纵有丹青画不如。且喜桃源风景好,山行不厌路崎岖。

斋宿杂咏十首 其十

明代 薛瑄

都城钟鼓夜深沈,棘寺灯前有客吟。不是少陵耽丽句,虚台元是发清音。

游禹门

明代 薛瑄

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

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

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

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

辰州喜雪

明代 薛瑄

腊月江城不起尘,朔风吹雪正频频。台端老柏吹心劲,墙外疏梅冷蕊新。

地气已应清瘴疠,岁华行复见阳春。久知樗散无他补,祗咏丰年慰远民。

斋宿杂咏十首 其七

明代 薛瑄

金门待漏三更月,玉陛趋朝五色云。补衮即非樗散质,微诚长祝圣明君。

过寿阳用韩文公韵

明代 薛瑄

征骑鸡鸣发大安,山深五月尚风寒。寿阳举目孤城近,东岭金乌烂晓团。

醉吟楼歌为刘佥宪父赋

明代 薛瑄

醉吟之楼高且雄,谁其作之醉吟翁。翁心豁落作宰同,作楼直欲凌苍空。

危梯缥缈叠撑拄,层轩洞达相开通。白云片片宿梁栋,青山隐隐当帘栊。

长夏绝超爽,灵风洒清响。秋蟾散影九万里,晓雪悬光一千丈。

四时风景佳,翁来日登赏。赏心苦未足,呼酒涤尘想。

一觞一咏自风流,兴酣万物良悠悠。傲睨五岳众山小,吞吐七泽三江秋。

有时醉倚阑干望八极,便欲排风御气仍丹丘。却思李杜文章伯,只今已作神游客。

举杯且复一招之,招之共饮楼头月。月光入口清心魂,唾珠洒作澄江雪。

澄江雪,何茫茫,瑶翻玉涌蛟龙翔。是时翁与二子相颉颃,搜括百怪神鬼藏。

陶镕万象造化忙。乃知醉吟楼,不让采石江边亭,浣花溪上庄。

寄海宁李太守

明代 薛瑄

又是分携十七年,寥寥几度信音传。滥官白发知吾劣,归老青山觉子贤。

蜡屐每多登览兴,锦囊应有唱酬篇。著书更法春秋笔,还肯缄情寄一编。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

明代 薛瑄

万朵红葵折锦苞,新妆相倚斗妖娆。道人独爱倾阳意,并起丹心忆圣朝。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逸气棱棱不受羁,苍林磨痒立多时。会应有待王良驭,掣电追风始见奇。

送金都宪镇宁夏二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大夫承诏出皇州,西夏山川是壮游。笳鼓尽迎新宪节,风霜仍肃旧貔貅。

久知河陇诸蕃静,又见崆峒二麦收。总赖庙谋清四海,不须樽俎借前筹。

谢李布政文英以字帖药方见寄

明代 薛瑄

政闻左辖振条纲,忽寄书来喜欲狂。字向池边添妙法,医从肘后验仙方。

十年契阔情如旧,两地相思意不忘。会面湖藩须有日,片帆行拟下沅湘。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四

明代 薛瑄

堂台高敞四虚寒,窗外萧萧竹万竿。一夜霜风鸣到晓,散为清响满人间。

临朐分司四小柏二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解是平生独爱材,新移四柏后堂栽。悬知数百年来后,应有清阴满宪台。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二 段干木

明代 薛瑄

冥鸿不受弋,神龙不可羁。所以高世士,孤情薄云霓。

矫矫段干木,志节一何奇。圭组岂其愿,轩冕不吾希。

踰垣犹弗见,况乃趋走之。岂徒侯国尊,凛为百世师。

高邮大雪河冰

明代 薛瑄

已过立春十五日,淮南天气太严凝。重湖皛皛天冰结,千里茫茫积雪平。

霄汉连朝飞鸟绝,官河随处客舟停。东风解冻须臾事,波绿粼粼野烧青。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