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四朝风纪受恩深,又见西行捧德音。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
戍閒部伍清河曲,地远桑麻接华阴。到处行台怀帝阙,封章还拟罄丹心。
河南将归
我忆汾南田舍好,绿槐如盖拥高门。南园旧种双桐树,应有孙枝到碧云。
平定州分司次江侍郎韵
乘轺万里越河关,报国宁辞道路艰。首夏初离巫峡水,新秋又过太行山。
久知雁塞妖氛扫,载喜龙沙凤驾还。白发已承归老诏,陛辞不日觐天颜。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 其三
九重深念及西人,山镇还须老大臣。宪节入关随爽气,玺书行郡布阳春。
山连玉井晴飞雨,地接金城迥不尘。经济本为儒者事,功成还拟画麒麟。
挽萧御史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穗帷夜捲乘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题四景四首 其四
怪来寒气袭襟裾,忽向高堂见画图。树老山空江似练,扁舟不受旅人呼。
患难中海昌李太守数书问及诗以报之
知己情深数寄书,问吾行止近何如。买车已上山西路,结屋还依水北居。
乐意不忘寻简帙,生涯祇拟付耕锄。感君交义高千古,远道何由致报珠。
五友诗 其二 梅
宪府孤根别占春,清标潇洒离风尘。南州花思偏留客,东閤诗情解动人。
玉管吹香风力软,冰壶涵影月华新。坐令怀抱深如许,暗想调羹事业亲。
黔阳九日
黔阳九日意何如,北望神京万里馀。行院已无人送酒,故园应有雁传书。
铁冠不向秋风落,黄菊仍沾晓露舒。霜满南天消恶气,锦囊何必佩茱萸。
河汾逢王存纪参政二首 其一
京师一别几经秋,汾水相逢话旧游。柏府久传名誉美,薇垣今见事功优。
典衣祗拟通宵饮,投辖都无半日留。又复匆匆成两地,朔风何处送鸣驺。
附录所赠二首 其二
自许孤忠结主知,居官宁肯论安危。平反不愧张廷尉,三黜何惭柳士师。
已向一身中道立,更看千古大名垂。到家莫废韦编业,伊洛高踪尚可追。
栖霞行台夏日
四山环绕柏台深,绿树浓交户外阴。还似湖南持宪节,坐听山鸟弄清音。
过寿阳用韩文公韵
征骑鸡鸣发大安,山深五月尚风寒。寿阳举目孤城近,东岭金乌烂晓团。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二
月盈乃生魄,阴极阳复来。损馀补不足,天道良昭哉。
淳朴日浇散,斯理亦何乖。既剥犹未已,丰亨尚增培。
君子过佚乐,小人穷之灾。所愿均厥施,九域登春台。
金台送别为李进都指挥赋二首 其二
虎将承恩出九重,紫泥封带御香浓。离筵济济都门酒,征马萧萧别路风。
雄镇行看沧海近,归旌遥指岱山崇。太平分阃浑閒事,万里封侯慷慨中。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
曾过君家饮小亭,醉看红雨湿春馨。别来生意应如昨,长对东风阅圣经。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四 太史公
爱有所见忘,忠有所见疑。古来非一朝,人道每如兹。
悠悠太史公,言论适有期。谓必情可白,宁知事参差。
奇文虽自解,骤骥谅难追。巷伯彼何人,千载存其诗。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三
玉马王孙已入周,曾将绝艺写骅骝。谩誇有子能传业,不道东陵有故侯。
黔阳山中十首 其十
草阁南风分外凉,看山面水据胡床。宦情萧散知何益,身在江湖忆帝乡。
送武昌教授
武昌风土冠南州,都博于今拔俊尤。拜命已应增士气,趋程行复泛江流。
汀洲蕙绿光风转,沼沚芹香宿雨收。还似苏湖人士盛,可无声誉达宸旒。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六
忆捧天书别九天,分符频与岁时迁。行台几度逢佳节,五月薰风入舜弦。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三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六
暮春道中见桃花尚开
再咏汶上分司二小柏
澹庵卷为谢侍郎乃兄题
留别赵彬
院中杨柳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二
题郑侍郎莲鹭图
送欧阳宪副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一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一
发通州再往湖南
次同年赵侍御阻雨韵五首 其一
黔阳山中十首 其八
江行三首 其二
禹门
太平门
长白山怀古
送王郎中还南京
嘉祥分司元宵
出汉口至大江追忆往事有感而作
送高佥宪福建提学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七 苔石叠翠
春日遣兴简张都宪廖丁二大理
黔阳山中十首 其六
夏夜宿龙瓜驿
留别诸友八首 其八
次张都宪并蒂莲韵
挽徐宪使三十韵
过武功县
泊武口驿
酬李吏部韵
龙江晓望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二
读易轩为杜御史赋
送杨参议三首 其二 分韵得露字
黔阳山中十首 其五
豫让桥次陈佥宪韵
阳武怀古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四
拟古四十一首 其四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八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一 分韵得红字
冰解舟发
仪真三咏 其一
泸川古意
题薛希琎耕乐卷
送张侍郎还河南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简张都宪杨尚书郑侍郎廖少卿丁寺丞
四景为张给事题四首 其二
早度古峣关
题墨百二首 其一
题冯处士卷
忆绣荣二孙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九
樵云野老
题蒲守刘公梅竹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