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泰叔
宋代 :沈辽
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
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屡辱高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
次韵酬郎祖德
老去法光不足惊,婴寻世事或能精。眼花头白终无用,卧看纱窗晓日明。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一
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
故人不解传遗事,五岭犹能识信旗。墓下寂寥无鼓角,秋风独向白杨悲。
金山窦觉师
不安圳亩强西游,二月春风占渡头。寄语道人莫相笑,归时迎我到瓜洲。
仙居阁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至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二
白发生来何可惊,不求杂食岂须耕。山间一榻无馀事,但看山花枯复荣。
清泠台初夏一首寄上翟舅
清泠竹树暗成阴,渐有溪流过此岑。草草作巢方寄老,愔愔设榻本无心。
松门不隔红尘路,月叠初无俗物侵。欲向人间访消息,渭阳应有远游吟。
西上
一年为客厌西东,白发生来百事慵。道路莫惊行李薄,初无盛意学终童。
寄四明神智师
甬水楼头看尽山,南城寺里扣禅关。老师多事犹相记,千里驰书慰病孱。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无心难与有心期,欲说无心已自痴。会得金刚本来性,此人与我合先知。
将行泊潇江
悯悯久同巢幕燕,翩翩今作北归鸿。湘山潇水愁无度,更泊孤舟夜雨中。
太平上方
山上白云淡无情,不如山前利与名。水西落日何时尽,二十一万钟磬鸣。
石燕坡
祁阳县南石燕坡,骤雨乾时燕子多。行李萧疏常畏雨,谁能驻马待滂沱。
赴斋
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
海水浩荡烟苍茫,我欲求渡无舟航。东西路迷何苦渡,楞伽山下秋风凉。
奉谢上官令诗卷
一轴新诗锦不如,何为轻易赠狂夫。巴山楚水无穷胜,不必王维更画图。
次韵悟师见寄 其一
一裘一葛谢时人,似与孤云老鹤亲。峭石山前静无事,桃花零落几经春。
寄处善不动庵
莫笑当年梅子真,区区吏事走风尘。风尘自是南昌事,谁识庵中不动人。
奉赠王道人
身世飘摇如断云,此生不复世间尘。能言得丧归诸命,维有东坡王道人。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题垂云亭
偶寄林夫
清泠台
初泊磁湖
奉送明雅师
古兴十六首 其八
奉送太古归旧隐
题上天竺天仙阁
赠清道
庭下菊
初耕东坡
古兴十六首 其十三
将行寄蒋三
春日二绝 其一
侯滩
唁下第
次韵伯成见赠
台下 其二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阴溽
奉酬通叟社日
寄题野翁无闷堂
林平 其二
重赋
观蕉叶二首 其一
奉赠上官令
寄老石
召邵彦瞻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一 答设斋
讽仕 其一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崇山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三
云间
景星观
寄题聱隅冢亭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山西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五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
寄昭庆阇黎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一
枣花寒
春日二绝 其二
养猿
赠别子瞻
初闻鹤唳
澧阳大水
晋室
赠饮客
丧表姑挽词 其二
古兴十六首 其十四
伯翔父挽歌 其一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题宸奎阁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五
与公诩游西禅新阁
赠长芦福长老
观蕉叶二首 其二
寄题谭氏需亭
答文翁
泰叔召食鲙
奉简莘叟
观大水望朝阳岩
题文殊寺 其二
池阳 其二
古兴十六首 其三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奉和宋平叔
赠磻翁龙尾砚
善饮
零陵观大水
洞庭山雪
复和 其二
次韵答楚兴
奉赠善果师
泛舟上湘口馆
奉送安行弟赴博罗守
阳羡浮翠亭
奉送景升西上
奉陪颖叔赋锁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钴鉧
寄赠舒州徐处士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诒隐者二首 其一
庭柏
天竺白云堂
赠有道者
寄南屏师
过李氏澹塘别墅
题熙怡亭
昭君操
龙居观泉
奉赠仲益南上
江水二首 其一
西禅新阁
戏赠莘叟明之
题大中寺觉云师壁
春日中和堂
次韵酬余君见赠
和张宝臣即元韵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题广严禅师房
禅老阁
古兴十六首 其九
奉送醇老
奉送马令归长沙
古兴十六首 其一
寄雅上人
陆机云碑
赠王伯虎
鄞江上作
西舍
寄题僧荣妙胜斋
招静之
古兴十六首 其十六
感昔游
戏呈庆复乞画
婆娑亭
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
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诗
讽仕 其二
无柱亭
七月十日天阴
齐山偶题三首 其二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奉寄持平兄弟
寄博古
古兴十六首 其四
林平 其一
朱赵二使者示问
开北山望白石烂
踏盘曲二首 其一
送唐道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四
龙兴观
题杨师壁
静照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