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道纯
责人之心惟责己,恕己之心惟恕人。忠恕两全方达道,克终克始不违仁。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十一 朝阳补破衲
朝阳补衲假妆么,补了肩头又补腰。补了破时重又补,到头争似赤条条。
百字令 赠陈制干
修真慕道,乐清虚、任意陶陶兀兀。富贵荣华都不恋,甘分清贫彻骨。
名利俱捐,是非不辨,且把身埋没。真闲真静,谁知如是消息。
为言向上机缄,玄珠罔象,火候无时刻。一窍玄关通得透,顿悟非心非佛。
情念双忘,有无交入,胎备元神出。眼睛开放,光明周遍无极。
咏真乐 其五
炼丹先把气神调,法水频浇慧火烧。三物混融三性合,一阳来复一阴消。
金炉端正千神会,宝鼎功成万象朝。药就丹圆神脱蜕,全身露出赤条条。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 入希夷门
三关透了达真玄,真造无为本自然。举步便超无色界,抬头身在大罗天。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 其二
性定离交坎,心澄木并金。四般归一处,全在洁庵成。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
满江红 授(原作受,据道藏改)记门人
镜中灯 其二
静室闲心镜,虚堂剔慧灯。外头明皎皎,里面晃腾腾。
黍米光中现,银蟾水底澄。悬胎金鼎内,一粒大丹凝。
水调歌头 赠张蒙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四 可道非常道
真常之道无言说,有说分明是背宗。若向不言中会意,不劳余力备全功。
满江红 赠密庵述三教
满庭芳 赠焦提举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十四 一以贯之
一物自有一太极,机缄造化体坤乾。穷通一贯全天理,抱本还元合自然。
性理歌
两仪肇判分三极,乾以直专坤辟翕。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
道统正传指归趣,仲尼授参参授伋。风从虎兮云从龙,火就燥兮水流湿。
致和格物有等伦,入圣超凡无阶级。君子居易以俟命,内省不疚何忧悒。
致用推明生杀机,存身究竟龙蛇蛰。回光照破梦中身,直下掀翻旧书笈。
磨光刮垢绝根尘,释累清心无染习。潜心入妙感而通,万里长江一口吸。
何须乾鼎炼金精,不假坤炉烹玉汁。透彻羲皇未画前,世界收来藏黍粒。
自得 其七
静抱无名朴,尘情了不侵。汞铅镕作粉,瓦砾变成金。
觌见羲黄面,参同释老心。顿空超实际,无古亦无今。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九 真如觉性
真性元来本自圆,如如不动照中天。光明莹彻无遮障,照破鸿蒙未判前。
自得 其五
自得身心定,凝神固气精。身闲超有漏,心寂证无生。
乌兔从来去,乾坤任变更。廓然无所碍,独露大光明。
水调歌头 赠白兰谷
述工夫 其八 出入
谷神不死为玄牝,个是乾坤阖辟机。往往来来终不息,推推荡荡了无违。
白头老子乘龙去,碧眼胡儿跨虎归。试问收功何所证,周天匝地月光辉。
满江红 赞圆庵傅居士
这个○儿,自历劫以来无象。况端端正正,亭亭当当。
细入微尘无影迹,大周天界难安放。更通天彻地任纵横,无遮障。
没根宗,没形状。烁烁明,团团亮。只这个便是,本来模样。
放出直超无色界,收来隐在光明藏。待顶门、裂破现圆通,金色相。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175篇诗文
自得 其三
百字令 赠胡秀才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六 戒定慧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七 无有定法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四 损之又损
金丹图像说四首 其二 立鼎图
满江红 赠一庵
沁园春 赠损庵人静
破惑歌
火候歌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一 多言数穷
自题相
玄理歌 其一
自得 其一
咏真乐 其九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八 以致于命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十一 知周万物
咏葫芦
咏藕 其二
沁园春 赠安闲子周高士
述工夫 其十 挽邪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六 允执厥中
玄理歌 其二
诗赠东溪二首 其二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 其十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十三 常慎其独
和翁学录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九 忠恕而已
满江红 赠睡着李道判
西江月 赠周守正
沁园春 赠郑松溪
赠程洁庵五首 其四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八 虚彻灵通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四 道心惟微
述工夫 其九 警众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二 无上至真
慧剑歌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一 清静无为
咏真乐 其十
满江红 授觉庵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三 真元妙用
满江红 赠孙居士
自得 其四
咏真乐 其六
满江红 赠密庵
满江红 令门人和
沁园春 赠春谷清禅师
满江红 赞谁庵殷管辖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一 致知格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