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庞蕴
出家舍烦恼,烦恼还同住。痴心觅福田,騃意承救度。
十二因缘管,无繇免来去。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
佛心一子地,蠢动皆男女。平等如虚空,善恶俱无取。
既不造天堂,谁受三涂苦。有无尽无馀,乘空能自度。
神作如来身,智作如来库。涌出波罗蜜,流通正道路。
浑身加身佛,迷人自不悟。
诗偈 其一四四
余为田舍翁,世上最贫穷。家中无一物,启口说空空。
旧时恶知识,总度作师僧。和合一处坐,常教听大乘。
食时与持钵,惟我一人供。
诗偈 其九十四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诗偈 其一三七
更无别路超生死,前佛后佛同一般。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
诗偈 其五十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诗偈 其一一四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
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诗偈 其一一二
大乘一等义,本自无遮闭。凡夫著相无,心生有执滞。
无心为真宗,空寂为本体。无问亦无说,常照勿使废。
佛子行道已,更莫愁来去。
诗偈 其一三四
五蕴若实有,则合有色形。五蕴若实有,则合有形声。
祇为假名字,所以妄来停。若了名相空,事尽总惺惺。
心王有障碍,摆拨三界行。
诗偈 其八十八
心王不了事,却被六贼使。共贼作火下,无由出生死。
诗偈 其二十四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诗偈 其九十一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父子自团栾,共说无生话。
诗偈 其一四○
欲得真成佛,无心于万物。心如镜亦如,真智从如出。
定慧等庄严,广演波罗蜜。流通十方界,诸有不能疾。
报汝学道人,祇么便成佛。
诗偈 其一四六
故宅有宝珠,却向田野求。这个一群贼,赚你徒悠悠。
泥上搽妆粉,壁上涂浑油。愚人见梦事,赞叹道能修。
腊月三十日,元无一物收。
诗偈 其一五三
欲得真醍醐,三毒须去除。嗅无酥酪气,自见如意珠。
劫火烧不然,泛海浪中浮。昔日强索者,今日作他奴。
杂句 其八
易复易,即此五阴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诗偈 其八十
余有一宝剑,非是世间铁。成来更不磨,晶晶白如雪。
气冲浮云散,光照三千彻。吼作狮子声,百兽皆脑裂。
外国尽归降,众生悉磨灭。灭已复还生,还生作金鐍。
带将处处行,乐者即为说。
诗偈 其四十九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
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诗偈 其十五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唯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诗偈 其一二○
一切有求枉用功,想念真成著色空。想之亳釐失千里,有生劫劫道难通。
痴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铁围中。
诗偈 其十二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诗偈 其三十
世人重珍宝,我则不如然。名闻即知足,富贵心不缘。
唯乐箪瓢饮,无求澡镜铨。饥食西山稻,渴饮本源泉。
寒披无相服,热来松下眠。知身无究竟,任运了残年。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诗偈 其一二八
诗偈 其四十八
诗偈 其八十五
诗偈 其八十四
诗偈 其一六八
诗偈 其七十九
诗偈 其六十一
诗偈 其九十五
杂句 其十
诗偈 其一二九
诗偈 其一三五
诗偈 其一七五
诗偈 其一一五
诗偈 其三十七
诗偈 其二十九
诗偈 其一三一
诗偈 其一四一
诗偈 其一○四
诗偈 其一三二
诗偈 其一四九
诗偈 其一四二
诗偈 其七十七
诗偈 其六十
诗偈 其九十
诗偈 其七十六
诗偈 其一四八
诗偈 其八十二
诗偈 其五十八
诗偈 其一三八
诗偈 其一二五
诗偈 其二十二
杂句 其三
诗偈 其二十六
诗偈 其一○六
诗偈 其一五○
诗偈 其三十四
诗偈 其六十三
诗偈 其一七○
诗偈 其三十六
诗偈 其七十八
诗偈 其二十八
诗偈 其十九
诗偈 其二十三
诗偈 其九十六
诗偈 其一二一
诗偈 其一一六
诗偈 其十八
诗偈 其一○九
诗偈 其一一八
诗偈 其九十九
诗偈 其一四三
诗偈 其八十一
诗偈 其一二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