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诗偈 其九十二

诗偈 其九十二

唐代 庞蕴

自恨己身痴,有事无人知。横展两脚睡,至晓不寻思。

诸佛为我爷,我是世尊儿。儿今已长大,替父为导师。

父子同宅住,寸步不相离。法身无相貌,世人那得知。

诗人庞蕴的古诗

诗偈 其一三八

唐代 庞蕴

唯有一门无钥匙,伸缩低昂说是非。但能宣得无生理,善巧方便亦从伊。

诗偈 其三十七

唐代 庞蕴

大海阔三千,巨深五六万。余特七尺躯,入里饮一顿。

当时枯竭尽,龙王自出现。大阅经藏门,请为说一遍。

依如说无法,龙王悟知见。卖君髻中珠,隐在如来殿。

戴将军陈头,贼降不敢战。世上有仁人,得永离贫贱。

不贪有为身,当见如来面。

诗偈 其七十七

唐代 庞蕴

欲得真解脱,持刀且杀牛。牛死人亦亡,佛亦不须求。

全身空里坐,即度死生流。

诗偈 其一三九

唐代 庞蕴

慈悲说斯法,现疾为众生。纯陀献后为,妙德亦同行。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化身千万亿,方便立空名。

不须执有法,圆通最大精。

诗偈 其一一二

唐代 庞蕴

大乘一等义,本自无遮闭。凡夫著相无,心生有执滞。

无心为真宗,空寂为本体。无问亦无说,常照勿使废。

佛子行道已,更莫愁来去。

诗偈 其三十五

唐代 庞蕴

楞伽宝山高,四面无行路。惟有达道无,乘空到彼处。

罗汉若悟空,掷锡腾空去。缘觉若悟空,醒见三生事。

菩萨若悟空,十方同一处。诸佛若悟空,妙理空中住。

空理真法身,法身即常住。佛身祇这是,迷无自不悟。

一切若不空,苦厄从何度。

诗偈 其九十四

唐代 庞蕴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诗偈 其一六四

唐代 庞蕴

佛有一等慈,有人心不知。一切皆平等,贫富总怜伊。

富者你莫贪,贫者你莫痴。无贪心自静,无痴意莫思。

诗偈 其一四五

唐代 庞蕴

平等无有二,终日同宅住。世人不了同,心生外缘取。

取得外相佛,乐却变成苦。苦即诸法生,大海从何渡。

为报知音者,好好看道路。

诗偈 其一二九

唐代 庞蕴

世人皮上黠,心里没头痴。他贪目前利,焉知已后非。

谩胡欺得汉,誇道手脚迟。走向见阎老,倒拖研米槌。

恐君不觉悟,今日报君知。

诗偈 其一四○

唐代 庞蕴

欲得真成佛,无心于万物。心如镜亦如,真智从如出。

定慧等庄严,广演波罗蜜。流通十方界,诸有不能疾。

报汝学道人,祇么便成佛。

诗偈 其六十三

唐代 庞蕴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喜时如不喜,瞋时如不瞋。

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

杂句 其十三

唐代 庞蕴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迷即有我,悟即无情。

通达大智,诸法不成。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现在不住,念念勿侵。

未来未至,亦莫预斟。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洞达虚心,法无寿命。

若能如是,圆通究竟。

诗偈 其一五○

唐代 庞蕴

意根无自性,万法本来虚。外尘都不有,三界自然无。

五蕴今何在,尽总入无馀。河沙过去佛,并在一毛如。

诗偈 其四十八

唐代 庞蕴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诗偈 其一○四

唐代 庞蕴

香山有栴檀,宝山无伊兰。金山照毛无,毛无百亿宽。

净心空室坐,妙德四方安。空生知内外,相事付阿难。

如能达此理,无处即泥洹。

诗偈 其一一三

唐代 庞蕴

清静无为无识尘,不舍内身妙法身。祇为众生有漏习,权止草庵转法轮。

法轮常转而人见,优昙时时一出现。无相真空妙法身,历劫恒沙不迁变。

诗偈 其一三六

唐代 庞蕴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诗偈 其七十二

唐代 庞蕴

真如本无相,所得是凡流。昔时为父子,长大出外游。

今日相遇见,父少子白头。

诗偈 其一一五

唐代 庞蕴

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今日审思东,不动自然到。

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

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

庞蕴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 1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