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虾蟆头上戴青苔,绣出鸳鸯孰辨猜。几许离人消息断,一声鸿雁送愁来。
止堂铭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赞三祖
白衣受道,瘥病非药。无欠无馀,有锤有凿。觅解脱门,汝为谁缚。
道吾生也不道
木人把板云中唱,石女穿靴水上行。生死死生休更问,从来日午打三更。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二
灵灵在源,昭昭而默。不汝不谁,奔南走北。同佛同魔,佛魔自或。
衲子之祸,偏见之贼。跛跛挈挈兮我师无师,浑浑仑仑兮人识不识。
前三十年,拶破一拳。直至如今,虚空偪塞。
勉初志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拟寒山四首 其四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投子下绳床立
爱向江边弄钓丝,碧潭深处有嘉鱼。钩头不是无香饵,个底如何钓得渠。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灯能传百千灯。此时不彻全身句,眨起眉毛已葛藤。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逢庚则伏,狸奴昨外暍死。遇明则苏,白牯今朝律活。
全活全死,全死全活。死活两忘,是个什么。到这里,也须是个汉始得。
送诸方行化 其七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云从龙,风从虎,大地谁言无寸土。三阳肇处布新春,明明独露乾坤祖。
谁知毗耶老病翁,默尔忘言善谈吐。不落四句彻三玄,还他一二三四五。
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收来横骨暗中抽,放去随群作水牯。
送慈侍者宁亲
生缘断处参吾道,孝义敦时念倚门。要得一槌收两当,别余归去省寒温。
寄徐师利 其一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非许复何如,法界一蘧庐。于中全谛实,此外尽撩虚。
偈二十四首 其三
真不掩伪,开眼瞌睡。曲不藏直,犹较些子。鱼目明珠,都卢在汝。
更拟如何,未敢相许。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全迷即全悟,全死即全生。
魔佛齐平,孰为非道。又须知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
无生死而不显涅槃,无涅槃而不度生死。法法显然,尘尘自离。
到者里,更须有转身一路。若也转得,枯木枝头,别迎春色。
踢倒铁围山,踏翻生死海。从教月色和云白,管取春来草又青。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心心心,莫谩寻。道道道,已蹉过。不蹉过,是什么。一机全,步步到。
木马已追风,瞎驴倒推磨。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偈十九首 其十七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偈十九首 其五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偈二十四首 其一
偈十九首 其七
答问颂五首 其二
送谌首座归永嘉
德山棒临济喝
偈二十四首 其八
赞二祖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偈十九首 其十
白圭无玷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偈十九首 其四
风幡谁动
睦州担板
答问颂五首 其一
题廓然居士指庵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偶言
赞四祖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珊瑚枝枝撑著月
偈十九首 其十九
偈十九首 其十一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偈二十四首 其十
师自作真赞 其二
送诸方行化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九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偈二十四首 其五
拟寒山四首 其三
答问颂五首 其五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智门莲花
偈十九首 其八
云门俱子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偈二十四首 其二
答问颂五首 其四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山居三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