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心心心,佛佛佛。心佛佛心,心心佛佛。心佛无二,更须知有向上一窍。
如何是向上一窍,南瞻部州,北郁单越。
寄徐师利 其一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答问颂五首 其四
乌鸡头带雪,偏正没安排。明月堂前意,悠悠莫乱猜。
偈二十四首 其十
古佛真宗,弥满成现。明眼衲僧,作么生辨。切忌撞头磕脑。
赞二祖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心心心,莫谩寻。道道道,已蹉过。不蹉过,是什么。一机全,步步到。
木马已追风,瞎驴倒推磨。
智门莲花
莲花荷叶的须分,无限清香付与君。弹指若知霄汉路,便能平地起烟云。
勉初志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师自作真赞 其二
溃散百骸从龌龊,一长灵物熟知音。银蟾不落清江里,坐对黄花秋已深。
止堂铭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答问颂五首 其三
东山水上行,枯骨壮韩情。藤林荒已久,三句若为明。
送诸方行化 其四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偈二十四首 其一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偈二十四首 其三
真不掩伪,开眼瞌睡。曲不藏直,犹较些子。鱼目明珠,都卢在汝。
更拟如何,未敢相许。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偈十九首 其十七
风从何来,雨从何至。皮下有血,面上有鼻。脱体相呈,全无忌讳。
明眼衲僧,更须瞥地。瞥地如何,且莫瞌睡。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个中好巴鼻,言下须瞥地。寂寂要惺惺,当机善游戏。
投子下绳床立
爱向江边弄钓丝,碧潭深处有嘉鱼。钩头不是无香饵,个底如何钓得渠。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宗门一句
拟寒山四首 其三
送谌首座归永嘉
赞五祖
偈二十四首 其九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偶言
偈二十四首 其八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国师三唤侍者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十三
偈十九首 其五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二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偈十九首 其九
虾蟆头上戴青苔
师自作真赞 其四
赞六祖
拟寒山四首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二
山居三首 其二
赞太平勤禅师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拟寒山四首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十二
答问颂五首 其一
瞻双塔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师自作真赞 其三
偈十九首 其七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一
送慈侍者宁亲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偈十九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
偈十九首 其六
云门俱子
偈十九首 其十八
偈十九首 其三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偈十九首 其十一
偈十九首 其八
偈二十四首 其七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偈十九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