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诸方行化 其六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宋代 释守卓

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宝器。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诗人释守卓的古诗

白圭无玷

宋代 释守卓

云生不翳空,日上难逃影。相逢一笑中,何须重反省。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宋代 释守卓

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偈十九首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孰为目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宋代 释守卓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

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宋代 释守卓

过现无三世,星霜有四明。秋残心似口,冬至眼如眉。

了了何依住,新新孰变移。岁寒同饮啄,冷暖自家知。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赞二祖

宋代 释守卓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偈二十四首 其六

宋代 释守卓

开眼即迷,闭眼即错。古佛巴鼻,何处摸索。

偈十九首 其十二

宋代 释守卓

一雨一晴,岩桂加青。释迦骨髓,弥勒眼睛。途中无限拖泥者,问渠何日是归程。

偈二十四首 其九

宋代 释守卓

晴来又雨,雨了又晴。辉天电闪,震地雷鸣。争奈室中人不闻何。

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云拥莲峰插太虚,清香不付岭南卢。而今五叶分明在,触处离披见得无。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宋代 释守卓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拗拗硗硗,突突兀兀。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灵灵在源,昭昭而默。不汝不谁,奔南走北。同佛同魔,佛魔自或。

衲子之祸,偏见之贼。跛跛挈挈兮我师无师,浑浑仑仑兮人识不识。

前三十年,拶破一拳。直至如今,虚空偪塞。

虾蟆头上戴青苔

宋代 释守卓

虾蟆头上戴青苔,绣出鸳鸯孰辨猜。几许离人消息断,一声鸿雁送愁来。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宋代 释守卓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所以道十五日已前点即不到,十五日已后到即不点。

且道点即是,不点即是。长因虎啸风生处,记得龙吟雾起时。

偈十九首 其十八

宋代 释守卓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莫怪多违在,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题廓然居士指庵

宋代 释守卓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

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风幡谁动

宋代 释守卓

梦游华顶过丹丘,蹑尽寒云倚石楼。贪看瀑泉泻崖壁,岂知身在碧江头。

送诸方行化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偈二十四首 其七

宋代 释守卓

会与不会,拈却一对。直截如何,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释守卓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