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三界唯心,海岳销沈。万法唯识,青黄曲直。天上人间,乃规乃则。
眼耳即真,见闻俱惑。孰为言宣,讵假玄默。混尔圆常,分尔百亿。
迷悟不来,尘毛匪忒。
师自作真赞 其五
铁牛奔入玉麟队,自古无双今一对。脱体堂堂呈似伊,有眼无口如何会。
赞太平勤禅师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于白云山下。风蓬号令,示金刚圈于皖伯台前。
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
望风何多,一进一退。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山居三首 其一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偈十九首 其四
日出卯,闹炒炒。于其中,须善巧。打面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读传灯录
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
偈十九首 其十四
空中呈鸟迹,水上露灯毬。要辨渠端的,玉人骑铁牛。
拟寒山四首 其一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
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
答问颂五首 其三
东山水上行,枯骨壮韩情。藤林荒已久,三句若为明。
赞五祖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于秀于能,谁离谁合。
偈十九首 其二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孰为目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落宫商,是何曲调。古洞风清,寒潭月皎。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
偈十九首 其七
风非别凉,火是本热。冷坐九年,元来未瞥。
偈二十四首 其七
会与不会,拈却一对。直截如何,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偈二十四首 其三
真不掩伪,开眼瞌睡。曲不藏直,犹较些子。鱼目明珠,都卢在汝。
更拟如何,未敢相许。
拟寒山四首 其四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风幡谁动
梦游华顶过丹丘,蹑尽寒云倚石楼。贪看瀑泉泻崖壁,岂知身在碧江头。
偈十九首 其十二
一雨一晴,岩桂加青。释迦骨髓,弥勒眼睛。途中无限拖泥者,问渠何日是归程。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所以道十五日已前点即不到,十五日已后到即不点。
且道点即是,不点即是。长因虎啸风生处,记得龙吟雾起时。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送诸方行化 其一
德山棒临济喝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师自作真赞 其三
偈十九首 其十
偈十九首 其十九
偈十九首 其五
山居三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二
白圭无玷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投子下绳床立
送诸方行化 其七
云门糊饼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道吾生也不道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睦州担板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偈十九首 其十七
偈二十四首 其九
师自作真赞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一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三
赞四祖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师自作真赞 其一
答问颂五首 其二
偈十九首 其八
偈十九首 其十三
偈十九首 其三
偈十九首 其十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牧牛颂示众
偈十九首 其十八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师自作真赞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送谌首座归永嘉
师自作真赞 其四
送诸方行化 其六
送诸方行化 其五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