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宋代 释守卓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诗人释守卓的古诗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宋代 释守卓

粪扫堆头丈六身,入泥入水出家人。丈夫自有通方眼,认著珍时不是珍。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宋代 释守卓

三界唯心,海岳销沈。万法唯识,青黄曲直。天上人间,乃规乃则。

眼耳即真,见闻俱惑。孰为言宣,讵假玄默。混尔圆常,分尔百亿。

迷悟不来,尘毛匪忒。

白圭无玷

宋代 释守卓

云生不翳空,日上难逃影。相逢一笑中,何须重反省。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宋代 释守卓

过现无三世,星霜有四明。秋残心似口,冬至眼如眉。

了了何依住,新新孰变移。岁寒同饮啄,冷暖自家知。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

宋代 释守卓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拟寒山四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宋代 释守卓

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宝器。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答问颂五首 其五

宋代 释守卓

问取修山主,浅浅实甚深。若谓唯心现,玄艘已陆沉。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宋代 释守卓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偈二十四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心心心,佛佛佛。心佛佛心,心心佛佛。心佛无二,更须知有向上一窍。

如何是向上一窍,南瞻部州,北郁单越。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宋代 释守卓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珊瑚枝枝撑著月

宋代 释守卓

仙重三千不可图,从教千古强名模。长因塞北烟尘息,记得江南啼鹧鸪。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宋代 释守卓

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

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

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

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宋代 释守卓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送慈侍者宁亲

宋代 释守卓

生缘断处参吾道,孝义敦时念倚门。要得一槌收两当,别余归去省寒温。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拳下翻身,竿头进步。万派同归,灵源独露。瓦砾光辉,风云流布。

千眼那知,群心自度。

师自作真赞 其三

宋代 释守卓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毬休把捉。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释守卓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