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风从何来,雨从何至。皮下有血,面上有鼻。脱体相呈,全无忌讳。
明眼衲僧,更须瞥地。瞥地如何,且莫瞌睡。
珊瑚枝枝撑著月
仙重三千不可图,从教千古强名模。长因塞北烟尘息,记得江南啼鹧鸪。
国师三唤侍者
唤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傍观笑转新。
偈十九首 其五
的的无来去,明明有旧新。去年今日事,今日去年人。
脱体全收放,随流混主宾。春光重漏泄,有口不须陈。
拟寒山四首 其四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瞻双塔
竞传垂手设三关,又说常锋示一拳。谁信云根涌双塔,松风历历更幽玄。
师自作真赞 其六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勉初志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师自作真赞 其二
溃散百骸从龌龊,一长灵物熟知音。银蟾不落清江里,坐对黄花秋已深。
送诸方行化 其一
衲僧无作为,亦不坐无作。红尘本自寂,谁解释尘纷。
一机虽妙常,要如千钧弩。弩满发机全,破的惟等闲。
持此入红尘,是谓尘中眼。应变犹如如,善导无所事。
贫富自谁何,知音即所遇。得意早归来,资吾无尽藏。
虾蟆头上戴青苔
虾蟆头上戴青苔,绣出鸳鸯孰辨猜。几许离人消息断,一声鸿雁送愁来。
云门俱子
俱,俱,本祖丕图。淳风一振,处处欢呼。百草头上,荐献还殊。
七佛之师亲识面,元来祇是古文殊。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周筹。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偈十九首 其十八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莫怪多违在,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答问颂五首 其五
问取修山主,浅浅实甚深。若谓唯心现,玄艘已陆沉。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赞四祖
法法明心,尘尘垂手。正出黄梅,傍生牛首。巍巍双峰,天长地久。
宗门一句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指注不真,镜像空尘。
空尘何立,镜像谁入。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无在不在,谁憎谁爱。
焕尔既明,森然不碍。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
赞二祖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答问颂五首 其一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师自作真赞 其一
偈十九首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八
偈十九首 其六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赞五祖
送诸方行化 其七
偈十九首 其三
偈二十四首 其五
投子下绳床立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四
赞三祖
偈二十四首 其四
云门糊饼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题廓然居士指庵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送谌首座归永嘉
智门莲花
偈十九首 其十一
答问颂五首 其四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二
偈十九首 其十二
拟寒山四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八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送诸方行化 其六
答问颂五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送慈侍者宁亲
偈十九首 其十四
偈二十四首 其九
偈十九首 其十九
偈十九首 其十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读传灯录
师自作真赞 其五
偈十九首 其七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偈二十四首 其七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答问颂五首 其三
偈二十四首 其二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偶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