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风非别凉,火是本热。冷坐九年,元来未瞥。
山居三首 其二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心然法法死,大用始全举。的的彻生生,互非互相许。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一回吃水一回噎,百鍊精金要人别。门前谁解倒刹竿,瓮里何曾失却鳖。
赞三祖
白衣受道,瘥病非药。无欠无馀,有锤有凿。觅解脱门,汝为谁缚。
牧牛颂示众
日用须牧牛,鼻索莫离手。露地非自然,驯良在日久。
鞭绳既无用,人牛复何有。此时唯己知,始觉从前咎。
偈十九首 其六
步步登高,从空放下。南北东西,曾无缝罅。教外别传,一切话霸。
赞四祖
法法明心,尘尘垂手。正出黄梅,傍生牛首。巍巍双峰,天长地久。
赞二祖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师自作真赞 其六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寄徐师利 其一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赞五祖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于秀于能,谁离谁合。
偈十九首 其七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个中好巴鼻,言下须瞥地。寂寂要惺惺,当机善游戏。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赞太平勤禅师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于白云山下。风蓬号令,示金刚圈于皖伯台前。
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
望风何多,一进一退。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周筹。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送诸方行化 其五
本觉本来明,乘缘须体妙。壁立何匹俦,沤和生谈笑。
万化了全机,千机全一照。波昏月岂亡,水清光自曜。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针头扎去几人知,妇儿女子莫猜疑。圣凡命脉果何在,向此须明上上机。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偈二十四首 其七
德山棒临济喝
偈十九首 其十八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答问颂五首 其一
拟寒山四首 其四
拟寒山四首 其一
赞六祖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国师三唤侍者
送谌首座归永嘉
道吾生也不道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师自作真赞 其三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
智门莲花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偈二十四首 其六
送诸方行化 其四
师自作真赞 其五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偈十九首 其十二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答问颂五首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白圭无玷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瞻双塔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送慈侍者宁亲
偈十九首 其八
偈二十四首 其八
偈十九首 其十九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云门俱子
风幡谁动
答问颂五首 其二
投子下绳床立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