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偈十九首 其十九

偈十九首 其十九

宋代 释守卓

昨朝炒炒闹,今朝闹炒炒。波斯失白氎,拾得铁钱钞。

诗人释守卓的古诗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宋代 释守卓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拗拗硗硗,突突兀兀。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偈十九首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孰为目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宋代 释守卓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宋代 释守卓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

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偈二十四首 其五

宋代 释守卓

二月桃花红,三月李花白。要调满庭芳,须会十八拍。

拟寒山四首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一念通真际,尘尘秘藏开。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

大海收毛孔,神珠隐蚌胎。此时知佛祖,犹向外边来。

送谌首座归永嘉

宋代 释守卓

万变相应一句通,十二年来已无口。别余遥指海山归,雁荡峰作师子吼。

此旨明明不覆藏,冥怀自乐有馀光。曹源一滴流千古,宿觉徽猷振大唐。

觌面家风人若问,钓鱼须是谢三郎。

送诸方行化 其七

宋代 释守卓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师自作真赞 其五

宋代 释守卓

铁牛奔入玉麟队,自古无双今一对。脱体堂堂呈似伊,有眼无口如何会。

题廓然居士指庵

宋代 释守卓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

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答问颂五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赞四祖

宋代 释守卓

法法明心,尘尘垂手。正出黄梅,傍生牛首。巍巍双峰,天长地久。

宗门一句

宋代 释守卓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指注不真,镜像空尘。

空尘何立,镜像谁入。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无在不在,谁憎谁爱。

焕尔既明,森然不碍。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

瞻双塔

宋代 释守卓

竞传垂手设三关,又说常锋示一拳。谁信云根涌双塔,松风历历更幽玄。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宋代 释守卓

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读传灯录

宋代 释守卓

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

偈十九首 其十七

宋代 释守卓

风从何来,雨从何至。皮下有血,面上有鼻。脱体相呈,全无忌讳。

明眼衲僧,更须瞥地。瞥地如何,且莫瞌睡。

智门莲花

宋代 释守卓

莲花荷叶的须分,无限清香付与君。弹指若知霄汉路,便能平地起烟云。

偈十九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年来乍住甘露,痴钝无可作做。刚被王官差排,业缘无能回互。

祇得逐浪随波,从教诸方流布。门前旋买新盐,瓮里有些陈醋。

来者觅茶与茶,大似虽贫而富。更问祖师西来,老也得住且住。

释守卓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