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会与不会,拈却一对。直截如何,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师自作真赞 其一
锥扎不入,顽皮太煞。自无一文,随方买卖。淮田神州,酬还宿债。
偈二十四首 其七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赞太平勤禅师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于白云山下。风蓬号令,示金刚圈于皖伯台前。
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
望风何多,一进一退。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偈十九首 其十三
黄河水,出昆崙,要得分明转见昏。若欲迥超无间业,灭却如来正法轮。
答问颂五首 其四
乌鸡头带雪,偏正没安排。明月堂前意,悠悠莫乱猜。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过现无三世,星霜有四明。秋残心似口,冬至眼如眉。
了了何依住,新新孰变移。岁寒同饮啄,冷暖自家知。
赞二祖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题廓然居士指庵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
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偈十九首 其四
日出卯,闹炒炒。于其中,须善巧。打面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勉初志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拟寒山四首 其二
一念通真际,尘尘秘藏开。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
大海收毛孔,神珠隐蚌胎。此时知佛祖,犹向外边来。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心然法法死,大用始全举。的的彻生生,互非互相许。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五五二十五,人人超佛祖。撩著未知机,黄金成粪土。
诸禅德,莫莽卤,夷门山朝朝走入。新罗占波国里,卖吉州针。
相逢醉老婆,寻牛撞著虎。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偈十九首 其三
久雨不晴今日晴,和泥合水要分明。虚空湿了何妨事,依旧太阳东畔生。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所以道十五日已前点即不到,十五日已后到即不点。
且道点即是,不点即是。长因虎啸风生处,记得龙吟雾起时。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全迷即全悟,全死即全生。
魔佛齐平,孰为非道。又须知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
无生死而不显涅槃,无涅槃而不度生死。法法显然,尘尘自离。
到者里,更须有转身一路。若也转得,枯木枝头,别迎春色。
踢倒铁围山,踏翻生死海。从教月色和云白,管取春来草又青。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偈十九首 其九
拟寒山四首 其四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三
偈十九首 其十八
智门莲花
牧牛颂示众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止堂铭
偈二十四首 其八
偈十九首 其十一
师自作真赞 其二
送诸方行化 其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偈十九首 其一
白圭无玷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偈二十四首 其三
送诸方行化 其四
偈十九首 其十二
师自作真赞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风幡谁动
偈十九首 其八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五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送慈侍者宁亲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答问颂五首 其三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一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送诸方行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四
山居三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二
宗门一句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偈十九首 其十
拟寒山四首 其三
赞五祖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