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宋代 释守卓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落宫商,是何曲调。古洞风清,寒潭月皎。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

诗人释守卓的古诗

山居三首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

止堂铭

宋代 释守卓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宋代 释守卓

日照寒潭明更明,寥寥虎啸清风生。寰中阃外应须辨,白玉盘盛铁眼睛。

曹山老,曹山老,正去偏来没处讨。

答问颂五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宋代 释守卓

岁时驹过隙,倏忽十月初。今年寒较早,前日已开炉。

炉边向去者,各各护眉须。分明一路无寒暑,不知何日是归欤。

送诸方行化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送诸方行化 其七

宋代 释守卓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师自作真赞 其三

宋代 释守卓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毬休把捉。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赞二祖

宋代 释守卓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云拥莲峰插太虚,清香不付岭南卢。而今五叶分明在,触处离披见得无。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宋代 释守卓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师自作真赞 其二

宋代 释守卓

溃散百骸从龌龊,一长灵物熟知音。银蟾不落清江里,坐对黄花秋已深。

偈十九首 其十八

宋代 释守卓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莫怪多违在,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偈十九首 其九

宋代 释守卓

劝公一,识取心王万事毕。六尘堆里拾得来,历劫元来未曾失。

汝是慧超

宋代 释守卓

问佛如何答慧超,秤锤虽定价相饶。云中不睹双雕落,箭过新罗十万遥。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宋代 释守卓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宋代 释守卓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

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

偈十九首 其五

宋代 释守卓

的的无来去,明明有旧新。去年今日事,今日去年人。

脱体全收放,随流混主宾。春光重漏泄,有口不须陈。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宋代 释守卓

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

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

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

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

云门糊饼

宋代 释守卓

左眼半斤,右眼八两。不问亲疏,有功者赏。

释守卓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