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所以道十五日已前点即不到,十五日已后到即不点。
且道点即是,不点即是。长因虎啸风生处,记得龙吟雾起时。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山居三首 其一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日照寒潭明更明,寥寥虎啸清风生。寰中阃外应须辨,白玉盘盛铁眼睛。
曹山老,曹山老,正去偏来没处讨。
师自作真赞 其六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二
灵灵在源,昭昭而默。不汝不谁,奔南走北。同佛同魔,佛魔自或。
衲子之祸,偏见之贼。跛跛挈挈兮我师无师,浑浑仑仑兮人识不识。
前三十年,拶破一拳。直至如今,虚空偪塞。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偈二十四首 其九
晴来又雨,雨了又晴。辉天电闪,震地雷鸣。争奈室中人不闻何。
偈十九首 其四
日出卯,闹炒炒。于其中,须善巧。打面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偈二十四首 其八
欲明生死须穷道,一叶落时天下秋。不涉去来常变化,归根得旨但随流。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偈二十四首 其十
古佛真宗,弥满成现。明眼衲僧,作么生辨。切忌撞头磕脑。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智门莲花
莲花荷叶的须分,无限清香付与君。弹指若知霄汉路,便能平地起烟云。
师自作真赞 其三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毬休把捉。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三
旷大劫来没作做,今日非新昨非故。回光暂借瞥时间,豁见长灵名得度。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心然法法死,大用始全举。的的彻生生,互非互相许。
偈十九首 其二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孰为目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偈十九首 其十
释迦掩室,过犯弥天。维摩杜词,自救不了。如何如何,口门太小。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勉初志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偈十九首 其十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答问颂五首 其一
送诸方行化 其六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三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投子下绳床立
题廓然居士指庵
送诸方行化 其五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偈二十四首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寄徐师利 其一
云门俱子
偈十九首 其五
偈十九首 其七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七
送诸方行化 其四
答问颂五首 其五
偶言
赞六祖
答问颂五首 其三
睦州担板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国师三唤侍者
送诸方行化 其七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偈十九首 其十一
偈十九首 其十三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拟寒山四首 其二
偈十九首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拟寒山四首 其一
汝是慧超
赞四祖
偈十九首 其十四
赞三祖
师自作真赞 其一
云门糊饼
偈二十四首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