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于秀于能,谁离谁合。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寄徐师利 其一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答问颂五首 其一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逢庚则伏,狸奴昨外暍死。遇明则苏,白牯今朝律活。
全活全死,全死全活。死活两忘,是个什么。到这里,也须是个汉始得。
止堂铭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呼为云,吸为雨,袭袭清风动寰宇。笑哭不是等闲声,路见不平应有主。
要斩不平人,不与平人语。而今何处见踪由,剔起眉毛看鹞子。
偈十九首 其九
劝公一,识取心王万事毕。六尘堆里拾得来,历劫元来未曾失。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木迹,廓尔绝边中。
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
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拟寒山四首 其一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周筹。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宗门一句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指注不真,镜像空尘。
空尘何立,镜像谁入。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无在不在,谁憎谁爱。
焕尔既明,森然不碍。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
送诸方行化 其七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师自作真赞 其一
锥扎不入,顽皮太煞。自无一文,随方买卖。淮田神州,酬还宿债。
赞四祖
法法明心,尘尘垂手。正出黄梅,傍生牛首。巍巍双峰,天长地久。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过现无三世,星霜有四明。秋残心似口,冬至眼如眉。
了了何依住,新新孰变移。岁寒同饮啄,冷暖自家知。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一
万化曾无间,真机宛自灵。白云盘作盖,青嶂列为屏。
偈十九首 其六
步步登高,从空放下。南北东西,曾无缝罅。教外别传,一切话霸。
赞三祖
白衣受道,瘥病非药。无欠无馀,有锤有凿。觅解脱门,汝为谁缚。
睦州担板
脑后与一锥,头头堕坑坎。直饶唤不回,也是虚担板。
休担板,透过睦州关,乾坤一只眼。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偈十九首 其十一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读传灯录
师自作真赞 其六
风幡谁动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勉初志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四
牧牛颂示众
偈二十四首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四
国师三唤侍者
偈十九首 其十七
赞太平勤禅师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赞六祖
偈十九首 其十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送诸方行化 其五
智门莲花
师自作真赞 其五
偈二十四首 其十四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送慈侍者宁亲
山居三首 其二
珊瑚枝枝撑著月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九
偈二十四首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一
送诸方行化 其六
答问颂五首 其二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偈二十四首 其二
汝是慧超
师自作真赞 其二
德山棒临济喝
偈十九首 其十九
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
偶言
云门糊饼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山居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