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竹庵圭和尚赞

竹庵圭和尚赞

宋代 释宗杲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

诗人释宗杲的古诗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三二

宋代 释宗杲

普贤身相无有二,八万四千万孔刹。一一万孔一如来,一一如来一塔庙。

舍利坚固金刚身,虚空可坏此不朽。女子陈氏报劬劳,一一塔庙一瞻礼。

满足八万四千拜,尽诸万孔无有遗。所获功德不可量,正与普贤行愿等。

用严数父及慈母,遍及法界诸有情。永离苦海證菩提,悉得心空超彼岸。

圜悟和尚赞三首

宋代 释宗杲

道大德备之词,先师之真。
此处无金二两,俗人酤酒三升。
超佛越祖之谈,赞师之禅。
削圆方竹杖,鞔却此茸毡。
无可谕,无可说,
正是守著击驴橛。那堪更言七坐道场三奉诏旨,
大似郑州出曹门,且喜没交涉。
降此之外,毕竟如何。
江南两浙,春寒秋热。
寄语诸方,不要饶舌。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九十五

宋代 释宗杲

五逆闻雷,曾参颜回。一粒豆子,爆出冷灰。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六○

宋代 释宗杲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孟春犹寒,终而复始。释迦老子是系驴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纸。

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谢紫岩居士

宋代 释宗杲

紫岩分惠建溪茗,妙喜答以青州衫。
得人一牛还一马,前三三与后三三。

送直禅人

宋代 释宗杲

直出直入,直行直坐。
直禅上人,直须恁麽。
本自圆成,不立功课。
饥来吃饭,寒来向火。
不在瞿昙,非干达磨。
拟心思量,返遭殃祸。
我说是言,已招口过。
明眼人前,一场话堕。
请事斯语,无忘骨剉。

向侍郎无热轩

宋代 释宗杲

勇猛精进过量人,号曰芗林大居士。
住无变易真实处,而常顺行诸佛法。
不作世间颠倒业,成辨出世胜方便。
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难思诸境界。
复於难思境界中,而现种种殊胜事。
华林宝树咸放光,接影连辉相鉴彻。
光色清净如金刚,世间无有能坏者。
又如无热大宝池,四面分流入於海。
是海广大无边际,不出居士一毛孔。
於一毛孔放光明,八万四千同时发。
不劳居士转舌相,只以此肖宣妙法。
是法即是此肖明,不离是光说此法。
大海毛孔亦复尔,上旨芗林无热义。
是义如空不可量,一一包罗世间相。
我今以此无义语,路为居士出只手。
佛子来登无热轩,众宝妙沙开户牖。

又作偈

宋代 释宗杲

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
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

悟本禅人求赞

宋代 释宗杲

一千七百痴衲子,围绕这个无明叟。
细腻常没一星儿,粗糙却有七八斗。
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
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
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
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
本禅千万晨学伊,学伊和尔不唧{左口右留}。

偈颂十四首 其十四

宋代 释宗杲

只欠■地一下尔,若得■地一下了。儒即释,释即儒。

僧即俗,俗即僧。凡即圣,圣即凡。我即尔,尔即我。天即地,地即天。

波即水,水即波。酥酪醍醐搅成一味,瓶盘钗钏镕成一金。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九

宋代 释宗杲

一别二十年,蓦地又相见。如百炼精金,始终色不变。

请我转法轮,增长菩提愿。直下绝狐疑,便悟本来面。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五十九

宋代 释宗杲

摩竭提国犹在半途,少室峰前全无巴鼻。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十二

宋代 释宗杲

第七烟菟没尾巴,食牛之气已堪誇。丛林悱悱争唇吻,几个行人得到家。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八十六

宋代 释宗杲

昨朝残腊尽,今日贺新年。虎逐牛方急,东君令已行。

瑞雪已铺银世界,大家携手普贤门。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六十五

宋代 释宗杲

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奈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一六

宋代 释宗杲

洞山万里一条铁,浏阳一击百杂碎。云门关字常现前,翠岩眉毛在不在。

蔡郎中请赞

宋代 释宗杲

赋性暴,举止傲,说甚禅,谈甚道。有个没意智呆郎,随例妄想颠倒。

蔡郎中还见么,若也当面讳却,便是监主自盗。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一

宋代 释宗杲

利刃有蜜不须舐,蛊毒之家水莫尝。不舐不尝俱不犯,端然衣锦自还乡。

僧鹗禅人求赞

宋代 释宗杲

这汉一生空倔彊,偏向人前放软顽。涅槃路上栽荆棘,解脱门前紧著关。

不别法身三种病,岂识楞严义八还。谩把少林在孔笛,等闲吹过汩罗湾。

释宗杲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15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