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拳下翻身,竿头进步。万派同归,灵源独露。瓦砾光辉,风云流布。
千眼那知,群心自度。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即此用,离此用,箭未离弦的先中。万仞崖前撒手归,一句机玄无用用。
此时针芥审无差,戴恩奚翅丘山重。誓捐躯命壮县丝,随波聊与人天共。
德山棒临济喝
德山棒,临济喝。铜金刚,铁菩萨。轰雷发处,有耳皆聋。
撒星来时,无眼不瞎,瞎与公重指曹溪月。
瞻双塔
竞传垂手设三关,又说常锋示一拳。谁信云根涌双塔,松风历历更幽玄。
赞六祖
驾白牛车,受黄梅印。没体归神,当机发迅。真轨无差,坤维大顺。
衣止不传,法唯自信。曹源一滴起滔天,千古南宗谁独振。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白圭无玷
云生不翳空,日上难逃影。相逢一笑中,何须重反省。
智门莲花
莲花荷叶的须分,无限清香付与君。弹指若知霄汉路,便能平地起烟云。
勉初志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宗门一句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指注不真,镜像空尘。
空尘何立,镜像谁入。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无在不在,谁憎谁爱。
焕尔既明,森然不碍。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
偈十九首 其十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答问颂五首 其二
一棒一条痕,蒺藜好自吞。仙陀还蹉过,赢得瞎驴存。
赞太平勤禅师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于白云山下。风蓬号令,示金刚圈于皖伯台前。
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
望风何多,一进一退。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风幡谁动
梦游华顶过丹丘,蹑尽寒云倚石楼。贪看瀑泉泻崖壁,岂知身在碧江头。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三
旷大劫来没作做,今日非新昨非故。回光暂借瞥时间,豁见长灵名得度。
睦州担板
脑后与一锥,头头堕坑坎。直饶唤不回,也是虚担板。
休担板,透过睦州关,乾坤一只眼。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过现无三世,星霜有四明。秋残心似口,冬至眼如眉。
了了何依住,新新孰变移。岁寒同饮啄,冷暖自家知。
偈二十四首 其十
古佛真宗,弥满成现。明眼衲僧,作么生辨。切忌撞头磕脑。
国师三唤侍者
唤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傍观笑转新。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灯能传百千灯。此时不彻全身句,眨起眉毛已葛藤。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偈十九首 其十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师自作真赞 其二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三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云门糊饼
偶言
赞四祖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题廓然居士指庵
偈二十四首 其二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偈十九首 其十八
偈二十四首 其四
赞二祖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偈十九首 其六
偈十九首 其五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一
山居三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投子下绳床立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师自作真赞 其三
偈十九首 其七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送谌首座归永嘉
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偈二十四首 其七
偈二十四首 其十四
拟寒山四首 其一
汝是慧超
偈二十四首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赞五祖
拟寒山四首 其三
云门俱子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十九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偈十九首 其二
偈十九首 其三
拟寒山四首 其四
拟寒山四首 其二
山居三首 其二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答问颂五首 其三
送诸方行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