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心然法法然,法异心心异。透过然异来,许你个巴鼻。
虾蟆头上戴青苔
虾蟆头上戴青苔,绣出鸳鸯孰辨猜。几许离人消息断,一声鸿雁送愁来。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灯能传百千灯。此时不彻全身句,眨起眉毛已葛藤。
赞六祖
驾白牛车,受黄梅印。没体归神,当机发迅。真轨无差,坤维大顺。
衣止不传,法唯自信。曹源一滴起滔天,千古南宗谁独振。
国师三唤侍者
唤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傍观笑转新。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偈二十四首 其九
晴来又雨,雨了又晴。辉天电闪,震地雷鸣。争奈室中人不闻何。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一
粪扫堆头丈六身,入泥入水出家人。丈夫自有通方眼,认著珍时不是珍。
偈十九首 其十一
付法传心,将错就错。立雪断臂,随邪逐恶。本色衲僧,如何评溥。
达磨大师,露出一膊。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心心心,莫谩寻。道道道,已蹉过。不蹉过,是什么。一机全,步步到。
木马已追风,瞎驴倒推磨。
送诸方行化 其五
本觉本来明,乘缘须体妙。壁立何匹俦,沤和生谈笑。
万化了全机,千机全一照。波昏月岂亡,水清光自曜。
赞四祖
法法明心,尘尘垂手。正出黄梅,傍生牛首。巍巍双峰,天长地久。
牧牛颂示众
日用须牧牛,鼻索莫离手。露地非自然,驯良在日久。
鞭绳既无用,人牛复何有。此时唯己知,始觉从前咎。
山居三首 其一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偈十九首 其八
飞金乌,走玉兔,刹那之间成新故。一阳复处透全身,露柱开花还峭措。
炒茅栗,煮山芋,衲僧活计随时做。胡家曲拍自分明,晷运推移何处去。
堪嗟茫茫尘世人,几个暂行休歇路。今年不见去年人,多少今人成古墓。
张三李四醉昏昏,笑杀甘露拄杖子。
题廓然居士指庵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
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偈十九首 其十二
一雨一晴,岩桂加青。释迦骨髓,弥勒眼睛。途中无限拖泥者,问渠何日是归程。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师自作真赞 其六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东山礼祖塔二首 其一
云拥莲峰插太虚,清香不付岭南卢。而今五叶分明在,触处离披见得无。
答问颂五首 其二
一棒一条痕,蒺藜好自吞。仙陀还蹉过,赢得瞎驴存。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拟寒山四首 其二
偈十九首 其十三
送慈侍者宁亲
偈十九首 其一
白圭无玷
偈十九首 其三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十七
师自作真赞 其一
山居三首 其二
送谌首座归永嘉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送诸方行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拟寒山四首 其四
偈十九首 其九
师自作真赞 其二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赞三祖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偈十九首 其六
偈二十四首 其十四
拟寒山四首 其三
德山棒临济喝
投子下绳床立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三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智门莲花
云门糊饼
送诸方行化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十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送诸方行化 其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赞二祖
偈十九首 其十四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偈十九首 其十九
读传灯录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偶言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一
偈二十四首 其一
睦州担板
答问颂五首 其五
答问颂五首 其四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偈十九首 其十
偈二十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