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守卓
万化曾无间,真机宛自灵。白云盘作盖,青嶂列为屏。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
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睦州担板
脑后与一锥,头头堕坑坎。直饶唤不回,也是虚担板。
休担板,透过睦州关,乾坤一只眼。
偈二十四首 其八
欲明生死须穷道,一叶落时天下秋。不涉去来常变化,归根得旨但随流。
答问颂五首 其一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智门莲花
莲花荷叶的须分,无限清香付与君。弹指若知霄汉路,便能平地起烟云。
偈二十四首 其十四
心同虚空界,个中有买卖。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
證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即此用,离此用,箭未离弦的先中。万仞崖前撒手归,一句机玄无用用。
此时针芥审无差,戴恩奚翅丘山重。誓捐躯命壮县丝,随波聊与人天共。
师自作真赞 其三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毬休把捉。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虾蟆头上戴青苔
虾蟆头上戴青苔,绣出鸳鸯孰辨猜。几许离人消息断,一声鸿雁送愁来。
道吾生也不道
木人把板云中唱,石女穿靴水上行。生死死生休更问,从来日午打三更。
偈二十四首 其十二
岁时驹过隙,倏忽十月初。今年寒较早,前日已开炉。
炉边向去者,各各护眉须。分明一路无寒暑,不知何日是归欤。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二
灵灵在源,昭昭而默。不汝不谁,奔南走北。同佛同魔,佛魔自或。
衲子之祸,偏见之贼。跛跛挈挈兮我师无师,浑浑仑仑兮人识不识。
前三十年,拶破一拳。直至如今,虚空偪塞。
答问颂五首 其五
问取修山主,浅浅实甚深。若谓唯心现,玄艘已陆沉。
云门俱子
俱,俱,本祖丕图。淳风一振,处处欢呼。百草头上,荐献还殊。
七佛之师亲识面,元来祇是古文殊。
风幡谁动
梦游华顶过丹丘,蹑尽寒云倚石楼。贪看瀑泉泻崖壁,岂知身在碧江头。
师自作真赞 其六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偈二十四首 其七
会与不会,拈却一对。直截如何,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答问颂五首 其四
乌鸡头带雪,偏正没安排。明月堂前意,悠悠莫乱猜。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22篇诗文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偈十九首 其七
送诸方行化 其七
偶言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三
读传灯录
偈十九首 其二
瞻双塔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赞五祖
勉初志
赞太平勤禅师
答问颂五首 其三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偈二十四首 其十九
偈十九首 其一
云门糊饼
偈二十四首 其五
送诸方行化 其四
曹山向火因缘日照寒潭明更明
偈十九首 其十三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偈十九首 其十七
送谌首座归永嘉
赞四祖
偈十九首 其八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题廓然居士指庵
偈二十四首 其十八
偈二十四首 其十
投子下绳床立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送诸方行化 其六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偈十九首 其四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汝是慧超
珊瑚枝枝撑著月
送慈侍者宁亲
宗门一句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偈十九首 其十八
拟寒山四首 其二
白圭无玷
牧牛颂示众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一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