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 28篇诗文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38篇诗文
庄周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 4篇诗文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9篇诗文
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 6篇诗文
列御寇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4篇诗文
宁戚
甯戚,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姓始祖,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甯戚出生于卫国乡下的贫困家庭,后来齐国齐桓公的大臣,与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五人皆为齐桓公功臣,在齐桓公称霸中起到重要作用。► 1篇诗文
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1-2]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 1篇诗文
周文
周文(?-前209),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即周章,陈县人。战国末年,曾为项燕军视日,推算时辰吉凶。侍奉过春申君黄歇,自称懂得兵法。陈胜称王后,授予将军印,西向攻秦。 行军途中,不断征集士兵,至函谷关,已有兵车千辆,士兵数十万,不久进驻戏亭(今陕西临潼东)。 秦派少府章邯率主力反扑。他孤军深入,缺乏战斗经验,败退出函谷关,军次曹阳(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后又退至渑池(今河南渑西)。章邯追兵复至,他战败自杀。► 14篇诗文
中秋鸳湖夜别
暮春 其三
有怀(二首)
暮春(五首)
暮春 其一
暮春 其二
吴江夜泊(三首)
中春道中送别
秋日过吴门感旧
夏日和友人见赠并谢兰膏名酒
游韬光庵与沈千秋分韵作
秋日泛舟怀友
二十初度
夏日和友人见赠并谢兰膏名酒二首 其一
六亲五法
掩耳盗铃
人有亡斧者
父善游
秦西巴纵麑
南海仙人祝辞
载驰
关雎
大道之行也
采薇
桃子
论语十二章
子衿
氓
学弈
论语十则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静爱
葛覃
击鼓
无衣
卷耳
黍离
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木瓜
硕鼠
鹿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揠苗助长
夸父逐日
山有扶苏
汉有
硕人
野有蔓草
采薇(节选)
樛木
君子于役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精卫填海(节选)
采苢
伐檀
相鼠
惠子相梁
淇奥
柏舟
螽斯
小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伯兮
鹤鸣
鹊巢
燕燕
女曰鸡鸣
摽有梅
汝坟
兔罝
冯谖客孟尝君
河广
绸缪
麟之趾
朝三暮四
蜉蝣
君子偕老
将仲子
老子·八章
有女同车
采蘩
赳罝
采蘋
雄雉
江有汜
凯风
溱洧
菁菁者莪
承宫樵薪苦学
终风
卿云歌
弹歌
东门之杨
羔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黄鸟
甘棠
泉水
唐雎说信陵君
新台
简兮
赵威后问齐使
卢令
穿井得一人
晨风
狡童
东方之日
苛政猛于虎
殷武
葛生
泽陂
杞人忧天
沧浪歌
伐木
匏有苦叶
小戎
鸱鸮
山有枢
天保
十亩之间
株林
文王
扬之水
卷阿
东方未明
斯干
兔爰
被衣为啮缺歌
论语七则
终南
苕之华
桑中
车邻
采苓
中谷有蓷
裳裳者华
著
车舝
东门之墠
勾践灭吴
南风歌
鹑之奔奔
思田
天作
皇皇者华
长发
小旻
鼓钟
缁衣
守株待兔
姻行其野
丝衣
鸨羽
荡
緜
常棣
汾沮洳
清庙
甫田
还
采绿
葛藟
我行其野
白华
小宛
蓼萧
噫嘻
伐柯
大明
渭阳
丰
潜
素冠
东门之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